服装加工

新冠肺炎疫情对棉花产业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3/2/23 16:06:10   

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爆发,并迅速扩散至周边地市,全国各省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为了解本次疫情对棉花产业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调研了棉花种植、加工、流通、纺织、服装等94家涉棉企业。其中,棉花种植加工企业64家、棉花产业链下游企业30家,分布于北京、上海、广东、河南、江西、浙江、江苏、湖南、山东、安徽、四川、新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分析了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发布的相关信息,以期探明此次疫情发生过程中我国棉花产业面临的困境,为涉棉企业及相关部门提供可参考的信息和数据,精准施策,将疫情影响降至最低。

1新冠肺炎疫情对棉花产业的影响

1.1对棉花生产的影响

1.1.1新疆棉区部分农资供应不足。

年2月份之后,棉花生产陆续进入春耕备播期,植棉者需要购买农业生产资料。调研显示,89%的棉农习惯在1―2月份准备农资,2月底至3月初购齐所需生产资料。由于年1月底疫情爆发和蔓延,各地开始对人员流动和交通进行管制,农民出行及农资销售等因之受到影响,截至目前,78%的棉农尚未购齐棉花播种所需的农业生产资料。然而,据统计,截至2月初,新疆地区已冬储化肥30万t(纯量)、棉花种子10.3万t(相当于需求量的%)、农膜8.9万t、农药t。总体来看,主要化肥农药等备耕物资货源充足,能够满足新疆春耕生产需要。但是地膜、滴灌带、土壤改良剂等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短缺,主要是由于:滴灌带、地膜生产厂家为了控制库存及资金挤压,一般在春节后生产,采取边生产边销售的方式;而疫情导致复工时间延迟,内地工人暂时不能返回新疆,从而导致新疆地膜、滴灌带供应不足。1.1.2部分地区农机服务不能及时跟进。

因内地植棉区人力和物资相对充足,疫情一旦解除,农资及农机服务能及时跟进。新疆棉花种植农机具检修一般在春暖时或融雪后进行,尤其是播种机的检修和调试,大致也要在3月上中旬进行,农机检修时间相对充足。但由于新疆目前大部分农用拖拉机等多为进口的大马力设备,很多配件须从疆外甚至国外购买,受疫情导致的交通运输和物流限制,可能使部分配件无法及时购买,延缓检修进度。同时,部分农机操作、服务人员来自疆外,不能及时返回新疆,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机具的检修和服务。根据目前疫情的防控情况,各地针对农业生产已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为生产资料的运输开通绿色通道,待疫情缓解后,生产资料能第一时间到达生产一线;政府积极主动协助企业复工复产,有组织地集中采购农资;农资经销商根据实际情况与老客户开展电话预约订货,疫情解除后送货上门;以植棉大户和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积极联系厂家,确保物流及产品充足,通过代购保障农业生产。伴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预计农资对棉花种植的影响会适当减轻。

1.2对棉花交售与加工的影响由于棉花收购主要在秋季进行,棉花在疫情发生之前已基本上全部交售到加工企业,因此,疫情对棉花交售情况影响很小。调研显示,全国86%的地区已完成全部交售;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区采收因天气原因推迟,加上多是人工采收,导致交售时间推迟,但基本上完成了90%以上交售。山东省滨州市的棉花交售完成率低于85%。年度棉花加工、公证检验工作都已接近尾声,截至年1月21日,新疆累计加工皮棉万t,预计占新疆全年总产量的97.5%,疫情影响不大。调查结果显示,各地的加工厂基本上完成了收购籽棉的加工,其中,6%的轧花企业已完成60%的加工量,14%的企业已完成80%的加工量,其余企业已全部完成加工。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加工厂停工,复工较难,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部分轧花企业受影响较大。同时,疫情期间下游用棉企业复工较少,订单减少,且棉花运输面临困难,因此,当前加工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棉花的销售。1.3对棉花价格的影响年,受中美贸易争端的影响,棉花产业下游市场整体行情较差,加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纺织企业延迟复工,停工时间长,用棉量较少,导致了棉花现货期货价格的波动。从年1月20日至2月13日的棉花价格指数(B)、郑商所期货价格指数以及进口棉花价格指数(折滑准税,FCIndexM)来看,1月23日全国进入疫情防控关键期后棉花市场价格略有下降,中国棉花价格指数每吨下降元左右,郑棉期货指数和外棉到港价每吨下降元左右。因此,在疫情出现拐点前,棉价将保持弱势运行,疫情拐点也许出现棉价拐点。1.4对纺织品生产的影响疫情发生以来,医用纺织品(口罩、防护服等)的需求量极大,供给极为短缺,医用纺织企业早开工、开工足,但医用纺织品大多为化学纤维。医院、医院对床上用品需求大,这些大多数为棉纺织品。除保障防护、医护用品的企业外,绝大部分用棉企业、纺织市场纷纷延期复工。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且我国棉纺行业中以小型民营企业居多,企业资金链普遍偏紧,员工来源不稳定,往年春节后普遍存在招工难的问题,年在疫情的影响下此问题更加突出。延期复工导致节前订单不能及时完成,更无法承接新接单,损失大量客户,可能会直接导致部分小型生产企业无力承担工资及租金,甚至破产倒闭。但我国纺织产业规模大,近几年普遍开工不足,年第一季度受到的影响有望在第二、第三季度得到弥补。此外,在疫情防控的影响下,物流运力严重不足,从新疆至内地的公路运输基本停止,内地多省高速公路封闭、交通管制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原棉不能及时运输至河南、山东、河北等用棉大省,严重影响了下游用棉企业对原料的采购。据了解,春节后第一列从新疆运输棉花的火车已于2月13日开出。

1.5对纺织品消费的影响纺织业的最终产品是服装,服装销售决定全产业链的原料消费与生产。疫情爆发以来,国内零售门店关闭,网络服装产品零售依赖的物流暂停,春季大型订货会取消,海外订单不敢接,服装等纺织品市场消费整体疲软。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其中,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均上涨1.4%,医疗保健、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0.6%和0.2%,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上涨1.8%;居住价格持平;仅衣着价格下降0.5%。为了应对疫情危机,服装企业正在对经营策略进行全面调整。2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的对策建议年是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棉花产业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之年。年2月10日,农业农村部下发通知,要求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1]。同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出“给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要求备耕备播和春季田间管理[2]。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提出以下对策建议。2.1稳定棉花播种面积农业农村部《年种植业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力争棉花面积稳定在0万亩”[3]。保障棉花有效供给的关键是提升棉花的供给质量,补品质短板。当前,棉花主产区在新疆、河北、山东和湖北等省(自治区),其中,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占全国的76.1%,产量占全国的84.9%,是我国棉花生产的核心产区。面对疫情影响,应采取积极措施稳定棉花播种面积。同时,在“水与地平衡”的处理方面,做好新疆棉花生产和提质增效工作也极为重要。

2.2搞好棉花备耕备播工作“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当下已到年2月中旬,离春耕生产越来越近了,当前要积极开展备耕备播,及早进行农机具的检修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开展农资需求调研,落实相关产品需求量,统筹调动产能,按需生产,降低农资投入品对生产的影响。建议有能力、有条件的农资企业尽早开工复产,采用边生产、边销售的经营策略,重点解决地膜、滴灌带等农资的原料供给、产品运输和销售等具体问题;为减少人员流动,应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网上销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4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