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加工

江苏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常熟服装

发布时间:2023/6/6 17:10:40   

9月7日,江苏省工信厅联合6部门制定《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经江苏省政府同意实施印发。这一政策,把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上升至省级战略地位。

1、纺织服装高质量发展:集群化、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品牌化、国际化

《措施》主要瞄准国际先进、科技创新、智能制造、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市场开拓、强化服务等方面。《措施》明确了七个重点方向,一是以国际先进为定位,培育世界级高端纺织集群;二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三是以智能制造为方向,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四是以节能降耗为导向,推动产业绿色化发展;五是以质量提升为牵引,推动产业品牌化发展;六是以市场开拓为方向,推动产业国际化发展;七是以强化服务为保障,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具体政策措施包括:在培育世界级高端纺织集群方面,引导产业优化升级、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培育知名领军企业。在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方面,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加快建设创新平台体系。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推广数字化研发设计、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提升供应链智慧管理水平、加大智能制造服务商培育力度。在产业绿色化发展方面,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提升纺织服装绿色制造水平、加快构建纺织品循环利用体系。在推动产业品牌化发展方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推进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在产业国际化发展方面,拓展国内消费市场、提升国际市场份额、推进纺织国际产能合作。

此外,《措施》还重点提到,着力打造“南通家纺”“常熟服装”“虎丘婚纱”“吴江丝绸”等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品牌,支持各地结合产业特色积极创建“公共品牌”。

2、常熟纺织服装产业带:创新集群培育与产业数字化转型

作为江苏苏州千亿产业集群之一,常熟纺织服装产业的高端纺织集群培育、产业数字化转型做出了积极探索。

在纺织集群培育方面,早在年,常熟市委市政府、常熟服装城管委会探索实践了一条“三轴联动”的服装产业数字化特色发展路径:产业公共服务+数字技术创新链+特色产业集群创新。即:政府组织专业服务机构,形成建设产业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平台,以由公共服务平台培育集聚培育数字技术创新链,以数字技术创新链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创新转型升级。

产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常熟以服装生产制造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核心突破点,逐步向数字化营销、3D服装设计、供应链协同、面辅料数字化等产业链两端延伸,形成服装产业数字化新生态和产业竞争新优势。目前常熟已有50多家大中型生产企业完成了数字化升级改造,生产效率平均提升15%,最高可提升30%。产线均具备了柔性快返制造能力和质量全流程溯源能力,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了提品质、提产能的目标。

此外,数字化设计研发也成为常熟创新增长引擎。3D服装设计和时尚趋势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常熟服装产业看到了强设计、增品种的跨越式发展机会。目前常熟通过集聚一批3D服装设计和时尚趋势洞察大数据服务资源,应用大数据和AI图像识别技术,每天为常熟企业提供近千款爆款样衣和时尚设计元素,精准掌握装流行趋势。

在消费市场拓展方面,常熟服装产业带一直在进行商业模式和品牌营销探索。为了寻求新的增长机遇,常熟的“服装人”纷纷布局线上直播,直播带货迅猛发展。年1至8月,常熟服装产业带仅在抖音平台的直播销量就共计超过3亿件,销售额超过亿元,日均约万单,产业带直播经济指数位列县域前茅。常熟服装城通过整合资源、载体升级,品牌运营等创新方式,培育壮大直播经济。

附:《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原文

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纺织服装产业是我省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为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规划、指导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进一步推动全省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现提出如下政策措施。

一、以国际先进为定位,培育世界级高端纺织集群

(一)引导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我省纺织服装产业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国际化为发展方向,以满足个性化、多样化、时尚化消费需求为重点,加快发展高品质、多功能、智能可穿戴、绿色健康的高附加值产品,提升纤维新材料、先进纺织制品、创意设计、知名品牌等发展水平,培育纺织服装领域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打造综合实力国际先进的高端纺织集群。(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负责,以下均需各设区市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

(二)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发挥化学纤维、品牌服装等产业强链专班作用,积极引导企业锻长板、补短板,开展上下游供需对接,加强资源、技术、装备支撑保障,全面提升从纤维、纺纱、织造、印染到服装、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纺织机械的全产业链发展水平。支持符合条件的纺织服装项目按要求遴选列入省重大项目、省重大工业项目和省服务业重点项目清单,依法依规强化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保障。做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棉花进口配额管理工作,指导企业熟悉棉花进口配额管理系统申请端业务操作流程。(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培育知名领军企业。引导化纤、服装家纺、纺织机械等领域的龙头骨干企业聚焦“核心技术、关键资源、知名品牌、市场渠道”等方向,在国内外实施一批重大兼并重组项目,进一步做大做强。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开展技术和产品协同攻关,构建融通创新的产业生态。推动中小企业瞄准面料、纱线、装备等细分市场专注创新能力与管理能力提升,促进制造与服务深入融合,到年底,全省培育5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

(四)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纤维新材料、纺织绿色制造、先进纺织制品、纺织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综合运用揭榜挂帅、定向择优等方式,支持用户单位、配套企业联合开展关键技术(装备)攻关,加快提升碳纤维、对位芳纶、聚酰亚胺等高性能纤维的质量一致性和批次稳定性,提高织造、非织造、复合等成型技术的应用和生产水平。(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大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力度。鼓励纺纱、织造、服装、家纺等企业积极应用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好的环境友好型纤维新品种,推广再生化学纤维、生物基化学纤维、原液着色化学纤维等绿色纤维。推动产业用纺织品企业深化跨行业交流合作,加强与医疗卫生、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应急救援、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建筑水利等重点领域产业链协作,发布一批典型应用场景,加大示范带动和推广应用力度。(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住建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商务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应急管理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快建设创新平台体系。推进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围绕阻燃、聚酰胺、纤维素纤维以及新型生物基、可降解纤维等领域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建设一批面向纺织服装产业应用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产品试验中心、检验检测中心、标准化组织、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高新技术企业等,逐步形成整体布局完善的产业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责任单位: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以智能制造为方向,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

(七)推广数字化研发设计。推动纺织服装领域数字化设计平台建设,支持省属企业牵头建设纺织服装设计联盟中心,到年底,全省培育0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引导企业开发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工具和工业软件,利用5G、区块链、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三维建模、模拟仿真、虚拟测试、激光3D量体等场景,提高研发设计数字化水平。推动企业利用众包设计、协同设计、云设计、用户参与设计等研发模式,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江苏特色、当代美学以及流行趋势,提升创意设计能力。(责任单位: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提升企业智能制造水平。引导企业应用无线射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8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