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发展 >> 郑州服装设计师生存实录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李兴佳/文记者张郁/图
全文字,阅读约需11分钟
王丽19岁成为绣娘,后来才转型为服装独立设计师,记忆最深的是,除夕前夜花了14天为客户赶制了一件“龙袍”。
安徽人丛剑扎根郑州,最早凭婚纱定制打出了名堂,电商冲击下,今年元旦改做中国风元素的IP。
从小在服装教授父亲熏陶下的吴玉婵,毕业后从设计师助理做起,积淀七八年后开创了女装品牌“仟彦”。
卫哲从媒体出走后,创立了怪诞星球,他没有预料到有天会为特步、好想你、中国邮政做跨界联名——原来创意也可以卖钱。
马三毛儿时就有服装梦,上学时把作业挂在朋友店内寄卖,意外走红。他从没想过与服装设计分开过。他做定制、创品牌,并把收入的全部用来收集和体会时装。
他们合力构成了奋力搏击的郑州服装设计师群像。时值当下,这个群体依然面临着要坚守还是出走、要生存抑或梦想的现实抉择。
设计师马三毛:创意可以当商品卖
不出意外,设计师马三毛的日常,基本上会在打样车间、服装工厂、面料市场以及位于郑州瑞光创意工厂的masanmaomao实体店铺出没。
大学时,他把一个课堂作业挂在朋友家居店里做陈列,却意外被客户看中并购买,这是他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创意可以当做商品出售。这也直接决定了他毕业后便独立创业的选择。
马三毛的设计灵感来源他的所观所感,他喜欢观察人,喜欢收集碎片信息与情绪,电影、音乐、艺术都能激发他的表达欲望。在洗澡时或半睡半醒之间,他的思维最为活跃。
马三毛说他就是为了穿好看的衣服而生,他既是服装的设计制造者、品牌创始人,更是服装的消费者与收藏者。
通常,他的设计路径有两条,以面料本身带来的灵感,设计出适合的款式与版型,或者有一个想法,再寻找相关面料来实现。身为设计师,他最不缺的是头脑风暴,“设计来得很快”,这很大原因来自于其对服装特性、流行趋势足够了解以及平时大量的购买和穿着体验。
设计师不是孤立的,他要和打版师、工厂沟通。设计师并非完全光鲜时尚,要跑生产、进车间,每天伴随的是针头线脑和状况不断。好在他觉得“全过程都是享受的”,“我就是为了衣服而活着的”。
从设计师到品牌创始人的集体转型
马三毛不仅仅是设计师,更重要的角色是原创品牌老板。
这不仅仅是孤例。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看到行业的投资回报率低而选择退出后,留下来的人依赖经验和人脉,自己开创了某个服装品牌来独立运营。
他们撕开了原创设计师艰难存活的时代口子——不屈服于企业的意志,又不愿轻易向理想妥协,这些设计师选择转变为原创品牌创始人。近年来,郑州设计师群体当老板、创原创品牌的集体转型,已渐成规模。
吴玉婵年进入上海一服装企业,做了一年设计师助理、一年半设计师、两三年设计总监后,回到郑州创立工作室,主要给上海客户做服装类的定向研发。年,凭借着多年的设计师工作经验,她创立了女装原创品牌“仟彦”,自己做起了老板。
设计师吴玉婵在对比色图
设计师孟希回郑后,曾经在逸阳、娅丽达担任过设计总监职务,后来开创“诺然”、“希尚华衣”两大品牌,从设计师转型为原创品牌创始人;年出生的设计师王胜杰,毕业后两年后,做起了自己的原创设计师品牌“无言立己”。
“在企业的设计师日子不好过,因为多数郑州服装企业老板没有顶层设计,出现了不少老板娘做设计的现象,老板娘常常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设计师成为老板娘的工具,存在感、话语权不强,所以也会出现大量的仿版、旧款和抄袭。”郑州本土资深设计师丛剑向河南商报记者分析为何不少设计师转型自己创品牌的原因。
但从设计师到品牌创始人的转身,并非容易。
“产品设计师面对的是一个点,只需要做好产品即可,但是品牌掌舵者面对的是点线面的结合,是一个经营管理者角色,必须要经历一个历练过程,这个过程需要3-5年。”吴玉婵花了8年多时间,才完成了从产品设计者到品牌创始人的转变。
留守还是出走?
最早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就有“河南服装设计人才孔雀东南飞”说法。
年,宋瑞萍从河南省工程学院服装设计专业毕业,她是第一届学生,当时仅有9个毕业生,大部分同学远赴广东、浙江等地,她也去了广东湛江。
一直到现在,郑州本土设计师还面临着留守还是出走的抉择。
郑州乃至河南服装产能巨大。年,河南省服装产值仅20亿元,产量万件;到了年,河南服装年产值达到亿元,产量32亿件,分别是年的倍、倍。
亿元的年产值在全国排名中位列第6,名次靠前。
不相匹配的是设计研发和原创能力。在郑州市服装协会会长陈勇斌看来,“和传统服装大省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相比,在品牌影响力上还有很大差距,创新设计研发能力更为薄弱,人才缺乏是首要因素。”
年是“全国女裤看郑州”的黄金时代,当年年底郑州年产化纤女裤1.6亿条,约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的半壁江山。
然而,河南省服装协会会长李刚却能从中看到“品牌附加值低、原创设计能力弱”特征。他曾打了个比方,“郑州女裤相当于本科生,离研究生、博士生的水平还有相当距离。”
郑州服装产能强,设计师力量弱
设计师丛剑的服装呈现浓浓的中国风
“郑州服装产能做上去了,催生了一大批以做尾货和批发贸易为主的服装商,但他们干的是服装搬运工的生意。目前的郑州产业不支持设计师的生存,缺乏大IP,即便好不容易办一个设计行业大赛,奖也是被别人拿,长此以往设计师必然外流。”丛剑分析,“资金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