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资源 >> 进博会上的绿色魔术当垃圾变成航油衣
一份垃圾除了丢掉,还能做成什么?在本次进博会上,不少企业给出了方案:它可以生成一份机油、一个包包、一件衣服,甚至一个流光溢彩的艺术品。
在今年零碳办进博会的理念之下,不少参展企业纷纷喊出了“绿色”“零碳”“可持续”的口号,这不仅仅只体现在展区外表的“绿色”,更体现在了企业使用更可持续材料、产品及包装的可持续的理念内核,还有不少展位通过互动打卡等方式来引导公众,让绿色观念潜移默化于每个人的心中。
值得一提的是,第六届进博会首次实现全绿电办展,据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介绍,通过省份间绿电交易的方式,采购了绿电万千瓦时。除此之外,第六届进博会期间还将对建筑运行、餐饮供应等碳排放数据进行核算,采用购买碳配额方式,中和展会温室气体排放,实现零碳办展目标。
绿色“魔术”:“垃圾”回收后变衣服
经过捆包、回收、压条、编织,漂浮在中国海岸线50公里内的海洋废弃物重新焕发了色彩。这正是来自MUJI无印良品的回收塑料系列产品。MUJI无印良品使用回收材料如塑料瓶渔网等来制造产品,所使用的材料也根据每件物品的具体情况开发,如聚乙烯材料用于制作手袋和凉鞋,尼龙材料用于制作外衣和下装,涤纶材料用于制作Polo衫和其他裁剪缝制产品。
“这些材料通过再研究开发,可以弥补回收再循环材料特有的色泽和强度。”MUJI无印良品可持续发展委员会负责人余江雪表示,海洋废弃物统一回收后生成再生材料,再由山东一非遗村庄中的村民阿姨制作成商品。这不仅具有环境友好性,还可以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让非遗手工技艺也能传承下去。
回收材料制作的包包、拖鞋。
在优衣库的绿意循环工坊,讲解人员告诉南都记者,优衣库通过节水牛仔与再生面料两大创新技术,制造摇粒绒、防晒衣、速干衣、节水牛仔裤等可持续科技商品,以创新科技赋能服装,满足人们对服装的各种功能和搭配需求,同时赋予商品环保属性,让可持续科技商品变成消费者简单的绿色选择,持续倡导爱时尚,爱地球。
“我们于年成立牛仔服创新中心,开始研发牛仔裤生产过程当中的节水技术,并从年开始采用纳米泡泡、臭氧洗涤等创新的牛仔裤”,优衣库工作人员表示,这可以大量减少牛仔裤在水洗加工工艺中的用水量。根据年的现场验证结果,与传统工艺相比,节水率最高可达近95%。
主打玩具产品的乐高集团也以一颗“绿色之心”显示了其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乐高集团模型设计师罗悦介绍,“这颗心由生物聚乙烯(bio-PE)材料制成的乐高生物基元件为主要装饰,这也是一种可持续的材料。”
作为全球领先的浆纸业集团,金光集团APP此次也带来了几款全新“碳中和”系列产品:零碳复印纸系列、无菌液体包装纸板、食品级涂布牛卡、胶版印刷纸等。
绿色装置:互动打卡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此次进博会,不少展区也推出了骑车打卡、投放“垃圾”变可持续航空燃油互动项目。国泰航空在展台设置了展现可持续航空燃油工艺流程的互动演示装置。
在现场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参展者可以投入一份“垃圾”,观察其如何变废为宝。讲解员告诉南都记者,“废物收集后会经过分解、过滤和采集的过程,经过分类处理,废料会进入到下一个步骤,通过高温把我们的废料转化为使用的可持续性航空燃油。这些绿色燃油被运送到机场,通过与普通航油混合,最后注入到飞机上。这可以减少80%以上的碳排放量。”
参展者投入一份“垃圾”,观察其如何变废为宝。
“可持续航空燃油在民航业被视为是减碳的利器。”国泰航空中国区总经理孙悦怡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介绍,该公司在推进可持续航空燃油的应用方面做出了诸多尝试与提前部署,包括在年投资了一家美国的可持续航油制造商,近年来持续承购千万吨可持续航油。在终端应用领域,率先在香港国际机场采用可持续航油。
“骑行里程m,相较于驾车节省.93g二氧化碳,相较于公交节省39.73g二氧化碳。”在联邦快递的展区,一个独特的“骑行”装置吸引了不少参展者参与。与一般的骑行装置不同,它能显示节省的碳排放量,通过互动骑行的方式来呼吁公众重视低碳出行。
据联邦快递工作人员介绍,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方面,联邦快递致力于到年实现全球业务碳中和运营目标,并在中国重点发力无纸化寄件、可持续发展设施和车辆电动化等绿色举措。联邦快递还开展了“我为气候种棵树”植树活动、海滩清理活动等环保活动,为打造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作品《重生》。绿色材料来自于南极科考队带回来的啤酒瓶。
除了互动的方式,一件“变废为宝”的艺术品也足够给人带来震撼,让人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在GAONAS高纳仕展区,一只破茧成蝶的绿色蝴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件作品是《重生》作品的放大版,据GAONAS高纳仕品牌创始人张丽娜介绍,《重生》这一作品中的绿色材料来自于南极科考队带回来的啤酒瓶,其灵感也是来自于此。
“如果是普通瓶子,可能大家只觉得这是个瓶子,但使用来自南极地区的啤酒瓶,是为了让大家联想到,人类垃圾已漂到了无人区,观众会更意识到保护地球生态、保护自然资源迫在眉睫。”张丽娜说。
采写:南都记者王玮陈秋圆发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