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加工

黔西市锦绣街道服装加工车间助力群众增收

发布时间:2025/4/27 12:59:07   
近日,走进黔西市锦绣街道锦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服装加工车间,一台台缝纫机摆放整齐,伴随着“哒哒哒”的运转声,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赶制订单,一片繁忙景象。今年以来,锦绣街道以服装加工车间为依托,把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时尚元素巧妙结合起来,不仅让民族文化手艺得到有效传承,还壮大了车间,解决了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助力群众持续增收。“我们这个车间刚好建在扶贫小区里面,现在在这里面务工的大部分是这里的易地搬迁群众,方便照顾小孩,照顾老人,收入也相对稳定,技术比较熟练的,工资可以达到三四千一个月。”锦绣街道服装加工车间管理生产负责人李顺介绍。“我们住在这个小区里面,上班离这里近得很,走几分钟就到了,这里面工资还可以,有两三千,下班了回家可以照顾家里面老小,感觉还可以。”锦绣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陈红高兴地说,自从社区建起了服装加工车间,自己再也不用外出务工了,在家门口就进厂上班,每个月还有一笔不错的收入。最近,在服装加工车间民族文化产品设计研发工作室,负责人罗洋正在和李顺商量着如何将民族文化元素“嫁接”到现代服饰上。将“苗绣、蜡染与时尚”元素相结合,生产服装及文创产品,一直是两人最近正在着手做的事情。“我们现在大部分订单是为本市学校生产校服,所以我们也考虑将我们的苗绣元素结合在校服服装上,做一部分点缀,推广到我们学校里面去,也让学生从侧面接触苗族元素的文化。”李顺说。据了解,锦绣街道易地扶贫搬迁服装加工车间总建筑面积平方米,车间共解决当地50余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月订单量1万件左右,加工额20万元。“把苗绣蜡染手艺跟现代商品结合,做一些原创性的苗绣蜡染现代服装,大家联手推向市场,这样子也可以将群众的手艺带出大山,越做越好。”罗洋表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怡 夏民通讯员 祁德超 吉江编辑 翟培声二审 顾野灵三审 李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36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