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市场 >> 从蓝灰黑走向个性化壮丽70年
衣食住行,衣居于首。新中国成立70年,服装潮流几度转变,从解放初期的“一件衣服走天下”,到现在有了运动装、休闲装、职业装等诸多种类;衣料从粗糙单一,发展到现在棉、麻、丝、绒、皮、化纤、混纺等多种材料质地;服装业从最初的家庭小作坊生产,到如今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成主流……当下服装的多样性远超人们想象。通辽人70年服装的变迁,折射出祖国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与时俱进。日前,记者采访了几位与服装密不可分的通辽人,带您感受通辽的“换装”阅历。
解放初期缺物资款式单一凭票买
连着两天的阴雨连绵,室内明显有些阴冷。在批发城布料大厅里,57岁的老裁缝金凤抖了抖手上一块黑底祥云图案的绸缎,戴上眼镜,拿着划粉伏案繁忙起来。店里面各种布料成匹堆在柜台上,几十年的岁月无声地滑过这间曾经辉煌一时的店铺。金凤笑笑说:“以前来这做衣服的要排队,没个儿八月的,根本排不上。现在都是一些买不到适合衣服的胖人来,年轻人的服装潮流咱们是跟不上啦!”
年,金凤出生在科尔沁区莫力庙苏木金家窑嘎查,记忆深处,村子如一张泛黄的老照片,低矮的土房上空,每到饭时便有炊烟袅袅升起;蒙了眼的毛驴长年在磨道里转圈,吱呀地拉着古老而沉重的石磨;微明的晨曦,扁担与铁桶碰撞发出叮当的挑水声,这一切都成为她最深刻的乡村记忆。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着衣还靠纯手工,操持着一家子事务的母亲在白天干完地里的活后,晚上还要在灯下捻麻绳、纳鞋底、做鞋。当时几乎没有成品衣服,家家户户几乎都是自己动手做衣裳,那时朴素就是时尚,人们做衣服的标准就是耐磨、耐脏,因此,黑、灰、蓝色就成了当时服装的主流色。
金凤说,“当时实行棉布统购统销,做衣服凭布票买布,最多是一丈三尺六寸。布票的单位有:1寸、2寸、半尺、2尺、5尺、10尺等。当时,人们生活捉襟见肘、贫困不堪,衣物布匹供应非常紧张,购买服装时除了用钱,还需要布票、棉花券等。人们几乎都穿着单一色调的陈旧衣服,而且好多还是补丁上面又摞补丁。穿新衣服大多是要过年的时候才行。”回想旧事,金凤没有苦涩的表情,反而笑了,“当时家家都是那样。”
金凤说,记得有一次,母亲说小姑要结婚,想让父亲穿的体面一些,于是急急忙忙地跑到生产队的根会计家去借。谁知道人家却说他家一亲戚借走了,还没还呢。
还有一件事让她记忆清晰,记得那是上小学时,有一天,大人们都下地干活去了,她和邻家的孩子小四在院子里玩耍。邻居家的小四说要玩踢口袋,跑回家里拿来了一块旧布和剪刀,说要给她做口袋。口袋还没缝好,小四她妈就回来了。“好好一块布我还想给你哥做个裤衩呢,这一会儿你给祸害了。”当时,她只看见小四她妈一边说着一边像疯了似地跑过来,一把抢过剪子,接着就扬起巴掌向小四的头部扇去。一刹那,小四的嘴角便流血了。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金凤的父亲从供销社买回第一台蝴蝶牌缝纫机,全家人从此告别了手工制衣,一大家子的衣服开始用缝纫机制作。记得年腊月,母亲在给缝纫机上底线时丢了一个小螺丝,那时候缝纫机配件要去城里买,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全家趴地上找螺丝,聪明的二哥拿出自己的宝贝——一块大磁铁,小螺丝终是在箱子底下被吸到,总算没有耽搁大年三十穿新衣。
小时候,金凤最盼的是过年,因为过年可以吃上白面包得猪肉饺子,穿上新衣服。
改革开放新时代自由市场初打开
年改革开放后,很多新鲜事物涌进人们的生活,在通辽的服装销售市场上,喇叭裤、蝙蝠衫、蛤蟆镜也开始出现,这些潮流单品成为年轻人的最爱。
一些追赶新潮的年轻人开始穿流行的喇叭裤,这种腰胯紧绷显露曲线、长到拖地喇叭状的裤子,在当时绝对是“横扫”服装市场。
“当时在通辽,贸易街绝对是引导服装潮流的地方,蝙蝠衫、喇叭筒裤子、军装、军大敞、军帽、夹克衫、紫色亚麻西服……现在的年轻人根本理解不了那个年代赶时髦的疯狂。”市民李长武家的一本泛黄的相册纪录着那个年代的服装潮流。
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李长武和好友在贸易街回来买了喇叭裤和蛤蟆镜。母亲认为儿子交友不慎,走上邪路,气得顿足摧胸、连哭带嚎。
李长武说,一开始敢穿喇叭裤上街的人确实不多,一方面是怕人非议,一方面也担心上班被单位领导剪了。因此当时不少人都是想穿不敢穿。
不过,开放的大门一经打开,潮流就不可阻挡,没过多久,通辽街头身穿喇叭裤的时髦年轻人就多了起来。有需求了自然就有市场,贸易街北路上的个体户们就坐着绿皮车到沈阳五爱街、西柳等地进货,喇叭裤、蝙蝠衫、飞行员夹克衫,这些当时所谓的奇装异服都有售卖,这里也成了引领通辽潮流之地。
喇叭裤和蛤蟆镜的出现,打破了整齐划一和单调乏味的服饰格局,人们爱美的天性被释放。不过,当时的人们还缺少审美的知识和方法。
20世纪80年代末,李长武在通辽民族楼负责采购,经常到广州等地出差,每次出差对他来说,都是一次服饰观念的更新。
在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带着最潮的蛤蟆镜却不知道要把标签去掉,人们争相选择喇叭裤却不顾自己的身高体型,穿上了最新款的高跟鞋身上的裤子却肥大依旧……随着开放程度日益加深,人们才不仅敢美,也懂得了更多美的知识,逐渐学会了根据身材、场合选择适合的服装。
他清楚记得,当时的通辽市百货大楼经营者在外地考察学习时,发现原来服装还可以在人身上得到活灵活现的展示。于是,本店员工组成了一支自己的模特队,模特们在单位办的服装节上展示最新款的商品,不仅十分养眼,还销路大增。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对外开放,西方文化和港台时尚迅速进入中国,向年轻一代传递着最新的潮流信息。而这样的变化,直接体现到80年代。这个时期也被认为是中国服饰发展春天与中国人时尚观念复苏的真正开始。”
开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的思想认知也是逐渐发生变化,人们发现原来裤腿的肥瘦和思想的好坏并没有直接联系。
李长武说,在服装选择少的时候,一旦有新的选择,大家都会疯狂追捧,而如今选择增多了,大家最怕的也是选择,如今,“撞衫”成了穿衣的一大忌讳。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了人们的购买力,选择的款式和品牌也日渐增多,才让人们有了不“撞衫”的能力和底气。
科技智慧新时代服装产业大改变
衣服是一个人的体面,服饰变迁是中国人消费方式的变迁,诉说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人们由被动的仅凭布票购买衣服,由一年仅添一件衣服、“缝缝补补又一年”到随时随地添新衣,由零钱现金支付到网络购买移动支付,国人服饰消费的每一次升级,无不在讲述中国由一穷二白、自产自销再到走出国门、创新创造的奋斗史。在服装行业打拼了35年之久的金铭服装有限公司创始人王翠平有着切身的感受。
集设计、加工、定制、销售网络化于一体的专业化服装加工生产企业,金铭服装成立之初在今天的金街。王翠平说,当时通辽的服装市场相对落后,人们对服装的概念要求不高,只要做好就行。比如服装做工的考究精细程度,版型定型等都没有太多要求。当时人们的社会工资水平很低、勉强维持生活;条件更不允许做漂亮的服装。“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给老三……”是当时群众生活真实的写照。
然而到了90年代,服装品牌拔地而起,人们也开始穿品牌服饰,整个服装产业又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大大小小的服装制作店都受到了冲击,有的解甲归田,能够坚持下来并且能走到今天的,在通辽为数不多。当时一段时间,王翠平的生意十分不景气。
年,王翠平走进了北京服装学院进修企业管理。学到的新设计理念、专业核心技术全运用到金铭服装的制作中。
年,金铭公司又引进了先进的服装制作流水线设备,高温粘合机器、电脑锁眼机器,具备了设计制作高档服装的技术和能力。从布料选购、款式设计、各道工序一丝不苟,以专业水准融汇中西,启承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潮流相结合的品质和风格;立足市场,打开了新的局面。通过不断创新、引领服装潮流最前沿的技术及服装设计理念,更好的营造属于金铭服装专属品牌。
王翠平说,到了年代各服装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还停留在比较低层面上,主要还停留在价格、款式等方面的竞争,绝大多数服装企业的产品销售还是以批发市场大流通为主。而近年来服装企业的品牌意识虽然不断加强,主要还是通过低成本优势在与品牌进行竞争。我国的中高端成熟女装行业正处于发展期,尤其是中高端成熟女装细分行业拥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时光已改,服装行业也因时而变。
新时代的通辽人,时尚产业从不缺席。王翠平说,作为服装加工行业的原创品牌,守着传统匠工精神,坚持不懈的创新发展金铭高级服装定制品牌,追求国际品牌服装潮流的时尚路线,努力推动通辽服装产业走上“智能化、品牌化、高端化、时尚化、国际化”的转型道路。
新时代的通辽人,不断地展现出五彩霓裳之美。向世人证明民族服饰与现代服饰融为一体,在社会发展进步中更现娇艳之美以及透露出“丝路之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