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加工

波司登穿越寒冬

发布时间:2022/8/13 18:08:07   

来源:经济观察报

波司登:穿越寒冬

文钊

年国庆节前的一天,我们问波司登集团董事长高德康,你们是怎样从五年前的那段低谷里走出来的?

波司登是在香港上市的公司。从这家公司的K线图里我们会看到一个深长的U形,无声讲述着这家公司曾经的彷徨。从年至年,波司登从营收接近百亿元人民币,一路跌至60亿元以下,年净利润只有1.38亿元。公司股价则从之前的每股接近4港元,一路下跌并在0.4元左右长期徘徊。

而在今年3月31结束的财年,波司登营收达到.9亿元,利润升至15.98亿元。之前一年,波司登的营收首次突破了亿元。这距离它上一次营收接近百亿已经过了6年。

波司登是中国最大的羽绒服品牌商。波司登穿越寒冬的经历,可以看作中国第一代服装品牌的一个缩影。他们在上一个消费热中快速崛起,却在年轻人接管消费世界的时候一度迷失——销售不振、库存增加。一些企业就此一蹶不振。波司登是少数能够重新站起来并且登上新台阶的公司之一。这样的公司还包括李宁。

对于年开始创业的高德康来说,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年9月末,在波司登总部大楼21层的办公室里,高德康着白衬衣,暗蓝色长裤。和经济观察报面对面。当我将这个问题抛给高德康的时候,他却急着打断我说,那你要先知道我是怎么创业的。如果你不知道我怎么开始创业,恐怕就不能理解后来的事情。

年开始的那次逆袭,高德康叫做二次创业。

高德康是裁缝世家。他跟很多人讲过同样的故事。年,在做裁缝的时候,有一天他去上海给一个教授家里做衣服,看到一张报纸,标题是勇攀高峰永争第一。还有一张中国登山队员穿着羽绒服举着五星红旗登顶珠峰的合影。

这一幕对他的触动如此之大。他说,我一看这个产品非常好,羽绒服是具备功能性的,冬天必须要穿。勇攀高峰、永争第一是我的性格。

年,高德康以8台缝纫机带领10个本村村民开始创业。80年代初,他在上海南京东路号惠罗广场又一次注意到羽绒服。他发现消费者凭券购买还排着长队。高德康回忆说,那时候他就下了决心,这个产品一定要做。

起初,高德康帮上海的服装厂家做加工。上海市到江苏常熟白茆村公里路。他经常要一天赶一个来回。通常回来就到了晚上十一二点钟。有时候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前面看不着,后面也看不着。高德康说,没办法不走——我的目标是第二天要做事,其他的我不管,“这种经历是我成功的支撑力。人有了这种经历这种磨难,以后碰到什么困难都不会怕了。”

就这样做了七年代加工。高德康感受到上海人是怎样做品牌的,把一个品牌从默默无闻打造到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名气都响得不得了。他自己总结:第一是产品受欢迎;第二是营销的力度。后来他归纳为深度是产品,高度是品牌。

高德康说,这七年等于读到了大学。从做加工到帮助别人做品牌,从营销到供应链,包括产品用料和填充料,怎样做才不跑毛,这些高德康都弄得一清二楚。照他的说法,自己的头脑里面已经有了做品牌的基因。

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深受鼓舞的高德康亲自注册了两个商标。其中一个是波司登。不过真正做自己品牌的产品要到两年后。

年,高德康一边帮另外一家企业做加工,同时也做自己的波司登品牌。他在华东市场做得风生水起。这时候有朋友建议他开拓北方市场。毕竟,这是更广阔的羽绒服市场。

原本想一炮打响,没想到了年底发现生产23万件羽绒服,最后只卖了8万件。高德康说,那时候欠了银行万贷款,还欠供应商和加工厂的钱,真的是一筹莫展。

高德康说,晚上睡不着,一个礼拜头发基本上白光了。那是波司登的第一次危机,也是他第一次感知品牌的力量。这场危机对于高德康如此刻骨铭心,以至于在波司登的展馆里,一个橱窗里至今还挂着两件当时卖不出去的波司登羽绒服。是那种暗淡的浅灰色,肥大臃肿。

这时候只能靠自己。高德康直接去了东北。第一站是长春,然后是哈尔滨、沈阳。去商场柜台一看,因为卖的不好,他的羽绒服被人家都挂在里面,对于这位在羽绒服市场已经浸润了十多年的人来说,他一下子就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

跟当地市场畅销的羽绒服比较,高德康发现自己的产品在颜色、面料、款式、版型、工艺,各方面都有差距。

高德康反而有了信心。他说,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解决路径呢,就是创新——不创新人家不可能要你的。

做裁缝积累的丰富经验帮了高德康的忙。他知道什么面料最好,也知道哪种染料最合适,保证面料不褪色,颜色亮而不刺眼。他研究了北方人的偏好,而后对所有版型做了调整——这难不倒他,他手里有一批手艺最高的裁缝。现在,他说,我的版型是最好的了,大气时尚。就这样,从颜色、面料、款式、版型、工艺,高德康对产品进行全面创新,同时,增加含绒量,提升羽绒服的蓬松度。

这时候高德康抓住了唯一的机会。那是年夏天。他在北京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季节销售。他亲自设计了拎袋。拎袋是竖的——这里面也有他的小心思——保证每个拎袋只能装一件羽绒服,这样宣传面更广。每个拎袋上都印着波司登的广告。专柜排起了队,最好的一天卖了件。

高德康说,那一年苦头是吃足了,也是第一次的失败。这一次失败对他来说最有价值的一点就是,他意识到要成功不能不研究市场和消费者。

他甚至跟商家对赌。比如商场出租一节柜台要求销售40万元,他提出做50万,做不到就扣钱。他要选择最大的商店,位置最好的柜台,最好的营业员。“因为我知道我的东西好,我远胜过他们其他品牌”。

当初十个大品牌基本瓜分了全国羽绒服市场。根据波司登的统计,年波司登做了68万件羽绒服,销售62万件,首次登上了全国销量第一的位置。波司登的时代开始了。

此后,波司登虽然经历波折,但却一路向上。从转制、并购到年,这家公司成功在香港上市。成为同类企业的第一家。此后,波司登营收持续攀升。年,营收达到93亿元人民币。

那正是中国服装行业的黄金时代。波司登们是第一代可以被称为国潮的服装品牌。在年之前的十年里,中国服装行业高歌猛进,年均增长率超过20%。不过,行业的冬天即将来临。大部分服装企业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高德康后来说,如果一个行业在掉你也在掉,这是一点没有水平的,行业在掉你逆势增长才是有水平的。如果大家好你可能是靠运气上去的,如果大家不好你上来了,才真正反映团队的能力,根本不一样。

回头来看,年之于服装行业是特殊的年份。90后进入职场,他们作为新的消费人群,对审美和价值体验有着不同的理解。商业形态也在发生变化,人们的购物场景从过去大商场的服装专柜,开始转向商业综合体和各类专卖店,与此同时,线上渠道飞速扩展。这是一场深刻变革的开始。

国外快时尚品牌正在渗透中国市场。从日系的优衣库和无印良品,到西班牙的ZARA和瑞典的HM,再到英伦风和美式风,他们带来的服饰风尚,让中国消费者眼界一新,也重新确定自己的审美。

年,波司登雄心勃勃。它的目标是成为多品牌服装运营商。战略是四季化、多品牌化和国际化。高德康希望能够通过清晰的品牌定位区分高端、中端和低端市场。用不同的品牌占领市场。另一方面,他希望让自己的产品占领四季,进一步做大规模。

为了清晰旗下多个品牌的定位,这一年波司登集团旗下波司登、雪中飞和康博品牌全部独立分开运作,从设计和产品研发、市场推广和渠道各自独立。

波司登进入了羽绒服外的服装市场。它收购了迪晖和朗晖两个女装公司70%股权。波司登男装也闪亮登场。而在国际化方面,波司登花费万英镑在伦敦买下物业,设立了首个波司登海外旗舰店。

品牌独立要求拆分销售管道,这一年波司登各品牌羽绒服零售网点净增加个,总数达到了个,总销售面积增加了18.9%,达到了.7万平米。

此时,市场已然生变。从一个数据就能看出来。服装业百强公司入围门槛连续三年下降,年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均过9亿元,利润均过万元,年的入围门槛是5.1亿元,利润门槛是万元。当时媒体评论说,服装行业过去依靠低成本、规模化获得良好业绩的优势已经逐步丧失。

年,中国服装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1.5%,增速为10年新低。到了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长为-9%。但是原材料、劳动力成本和租金成本逐年上升,侵蚀着已经开始变薄的利润。

冬天真的来了。

/财年(截止到年3月31日),波司登羽绒服收入下滑14.6%,品牌羽绒服销售数量万件(包括品牌羽绒服旗下的四季化产品),同比下降17%。作为主品牌的波司登销售40.48亿元,占比66.9%。

整个行业都进入了惨烈的去库存。“库存危机”一度成为媒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13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