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加工

为京津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铺路架桥串起产

发布时间:2022/10/11 22:11:14   

在京津冀工业互联网体验中心,工作人员演示智能制造生产操作。记者宁广靖摄

天津北方网讯:工业互联网如同一座桥,连接着众多传统工业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需求也由行业龙头延展到中小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升级,众多企业向前迈进的一个个“小步”,持续助推天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大步向前。

历时3年多时间,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化发展”)的“两化”搬迁一期项目今年6月底全面投产。在位于南港工业区的新工厂,工人们铺设了多万米电缆,加装了5G基站,九成以上的智能设备和数字化系统让老厂换新颜。“新工艺、新标准和智能设备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工厂的本质安全水平,改进了管理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企业竞争力。”渤化发展副总工程师李育峰告诉记者,通过工艺技术提升和智慧化管控手段,工厂新装置预计能实现万元产值能耗下降27%、污水减排65%、氮氧化物减排98%、二氧化硫减排99%的效果。

在天津,像渤化发展这样深耕智能化制造的企业还有很多,小到不起眼的新材料,大到航天航空配套部件,这些企业占据了众多细分领域高地。记者日前采访了多家企业,感受最深的是“两多”“两少”:现代化设备多了,车间的人少了;数字化管控手段多了,生产能耗少了。这还只是“看得见的变化”,“看不见的变化”是工业制造业对数字化技术互联的需求,这些需求推动了天津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据天津市工信局数据显示,年至年,我市软件产业规模同比增长94.8%,年均增长18%以上。今年上半年,软件产业规模达亿元,同比增长5.1%,在全国主要省市中位列前十。

容错率仅三百万分之一

在天津铸金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铸金股份”)的生产车间里,每天约有30吨、涉及10至30个品种的原材料源源不断地被倒入16个公斤规格的熔炼炉中。依托自动化系统的精准控制,这些原材料会按照预设的配方比例进行熔炼,生成20吨重的初级产品,再经过加工工序变成“身材”小作用大的新材料。这些成品在电子显微镜下呈“小球”状,直径只有20微米左右,相当于头发丝的四分之一,强度却是钢的3倍。

在自动化系统、智能化装备的“加持”下,铸金股份每30吨原料的配比容错率从万分之一降至三百万分之一。“我们使用的工业互联网软件能够让生产变得更加精准可控,更具预见性和智能化。”铸金股份董事长钱铸告诉记者,以公司生产的一款高温合金产品为例,其氧含量警戒值设置在0.03%,但有一次数据一直在0.5%徘徊。“如果当时没有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报错,损失会很大。这款产品当时的市场价是—元/公斤,按照一炉公斤计算,损失将近20万元。”钱铸说。

作为连接人、机、物的“神经中枢”,工业与互联网的碰撞在很多地方都擦出了“火花”。比如,已入选全球“灯塔工厂”的天津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目前有4条智能总装线、3个智能模块区以及3套智能物流系统,整合了5G、IoT、自动化和先进分析技术,将产品设计速度提高了50%,缺陷减少26%,单位能耗降低18%。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卡奥斯COSMOPlat的助力下,该工厂自年9月正式投产以来,已应用了上百项人工智能+5G等智能制造技术,落地15个5G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卡奥斯COSMOPlat天津区域相关负责人王磊告诉记者,卡奥斯COSMOPlat目前已为天津余家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升级服务,服务行业覆盖煤炭、半导体、轨道交通、模具、服装、骑行等20余个。

多渠道破解成本难题

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式,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需求也已经由行业龙头延展到中小企业。天津泰达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京津冀工业互联网项目经理郭军长期   新基建“打底”促转型

工业互联网如同一座桥,连接着众多传统工业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工业互联网技术应用升级,众多企业向前迈进的一个个“小步”,持续助推天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大步向前。而新基建作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石,也成为实现“人、机、物互联”的关键。

在天津港码头,前推、侧移、微调、锁扣、定位、解扣……仅用75秒钟,一个集装箱就可以被精准地完成装卸。据了解,控制这一系列操作的,是1公里外天津港自动化远程操控中心。在这里的屏幕上,显示着通过5G网络回传的现场作业超高清视频画面,操控中心的工作人员据此完成集装箱的装载工作。而保证它顺利运行的关键,是一套稳定的5G网络。通过这套系统,码头整体作业效率提升近20%,单箱能耗下降20%,综合运营成本下降10%。目前,天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领先。截至今年7月底,我市已累计建成5G基站4.85万个,实现我市城镇区域及重点行业应用区域室外连续覆盖,农村区域基本实现村村通5G。

5G的快速发展是天津工业互联网布局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天津着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实施智能制造赋能工程,加快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开展工业互联网外网建设和内网改造,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打造行业级和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导设备联网上云和业务系统云化改造,提升工业互联网产业赋能能力。与此同时,继续实施千兆5G和千兆光网“双千兆”工程,加快5G网络规模部署,推进5G全域示范应用,建成全国一流5G城市。

专家观点

李炜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党委副书记

作为具有跨地域、跨行业属性的一种新基建、新模式和新业态,工业互联网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抓手。京津冀工业互补性很强,三地的产业数字化代表性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串联起上下游完整的产业链,可有效助推京津冀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

近年来,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加速推进。从政策上看,三地联合创建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示范区,推动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步入快车道。从产业上看,北京不断夯实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高地优势,天津着力培育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河北省则大力打造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目前,三地已培育综合型平台5家、特色型平台21家、专业型平台5家,涌现了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典型解决方案。从生态上看,三地联合举办了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论坛暨对接会,成立了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工作组秘书处,发布了《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白皮书》,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立足区域特色优势,三地可以打造差异化平台服务模式。比如,北京“综合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优势突出,可着重培育行业共性解决方案;河北省通过引进各类平台应用和解决方案,针对细分领域提供专业化服务;天津则推动相关“特色型+专业型”平台落地,联合服务商企业培育专业解决方案,与北京和河北形成差异化平台服务模式,有效提高三地平台服务能力。

天津在协调京津冀三地资源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枢纽作用。天津拥有“5G+工业互联网”“5G+智能装配”等多家联合实验室,为三地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格局、促进产教融合创建了有利条件。通过重点打造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示范项目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园区”标杆示范项目,天津可以持续培育工业互联网领域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激发企业、园区、产业的创优争先活力,促进发展成果和实践经验向京津冀地区乃至全国延伸。(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8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