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发展 >> 分享工厂让全国服装厂起死回生,老板们
广州东莞的一家服装厂,多名工人在车间热火朝天的制衣。
“很多皇冠级的电商衣服都在我们这生产,我们一天能产出近0件服装”,这家服装厂的老板陈益在0年开始在广州从事服装制衣生意。
“刚开始的时候钱好赚,人好招。做贴牌利润非常大,没有几千上万的单量我都不接”。
陈益赶上了广州服装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从原先的小作坊慢慢发展成如今的大工厂,但在春风得意的时候,突然遭逢订单量锐减,前有银行催贷,后有股东质问。在淡季停厂放假的期间,陈益不敢回老家,天天琢磨着求变。
商机在互联网
年初,明明是服装工厂的淡季,但有个朋友天天在朋友圈发加工服装的视频,陈益带着好奇找上门“明明是淡季,怎么生意还能这么好”,通过四处打听才知道,原来人家做的是互联网生意,去实地考察的时候看到车间灯火通明,外头车流攒动,这些都让陈益心动不已。
陈益开始在网上找销路,找商家,“最开始接到的羽绒服订单只有件,想着这是开门红,也就做了”,从订单万件起步到件订单咬着牙接,陈益的互联网第一步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重担。
“小订单很多,利润不错,回款速度快,是我决定转型为电商做服装的依据”。陈益在接触互联网后感受到了潜藏的巨大商机并着手开始工厂的转型。
转型之路十分艰难,电商订单要求工期一周,甚至更短,订单量小对服装的质量要求更高,工人对快节奏的生产不适应,原本几十人的流水线通通改造成3人流水线。
“电商的订单回款速度非常快,起初让我很惊讶,因为跟传统服装厂模式完全不同,当然这让我很开心。没有淡季让整个工厂的工人都很安心,不同类型的网店淡旺季是交错的,所以对于我的服装厂而言,一年四季都在接单生厂,以前为了留住工人也有零利润强做单的时候,现在不会了”,陈益的服装厂已经完全转型为线上服装加工厂了。
陈益其实走的是“共享工厂”的模式,全国16个省份有上万家工厂转型做类似的模式,把生产线的空档期专门用来生产电商服装店的小订单,小的一批30件,胜在单子多,全国的客户通过线上下单,一个个小订单汇聚在一起的量不可估量。
甚至出现了服装厂家自发的联盟,十几个厂家统一接单,店家审查厂家资质时看到规模庞大的服装厂更愿意下单,谁的工厂有空档期就将单子派给谁做。
新的销售模式出现,意味着新商机。短平快的服装加工厂更适应网店的销售模式,库存压力小,资金周转迅速,一种双赢的模式正在服装加工厂中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