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发展 >> 援疆工作巡礼丨援疆项目落地生根硕果累累
强化“造血”功能激发内生动力
援疆项目落地生根硕果累累
自年第七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及19个援疆省市压实责任,坚持把发展产业援疆作为增强新疆“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安排援疆资金重点用于招商引资、标准化厂房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受援地发展特色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等地方特色优势产业。
行走在天山南北,一个个援疆项目落地生根,硕果累累,为新疆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天蒙蒙亮,阿克苏市拜什吐格曼乡村民喀力木拉提·吐尼亚孜就开始忙碌起来。打扫完庭院,打理好果园,他又换上工作服,准时赶到村里的果品加工厂上班。“每月有多元的稳定收入,还不耽误照顾家里,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喀力木拉提说。
阿克苏被称为“瓜果之乡”,果业是当地最具特色的产业之一。一边在家里种植瓜果,一边在果品加工厂务工,成为如今许多阿克苏群众的日常。而这,得益于浙江省援疆指挥部在阿克苏地区实施的“百村千厂”工程。
“通过引进更多的优质企业,发展‘龙头水果销售企业+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模式,打造销售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宽增收链和完善利益链,助力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阿克苏地委副书记、浙江省援疆指挥部指挥长朱林森表示。
近年来,各援疆省市根据受援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用好中央提供的差别化产业政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特色优势产业。
黑龙江省帮助受援地建设绿色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神农”科普培训计划,建立大学实习实训基地,支持兵团农十师创新发展。江西省立足阿克陶县水稻种植特色,发挥江西农业种植、技术管理优势,引进、试验、筛选出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推广先进种植技术。
阿曼古丽·阿布力克木的家,在和田地区皮山县阔什塔格镇。听说家乡建起了数字经济产业园,她大专一毕业就返乡找了一份数据标注师的工作,短短4个月便成了业务骨干。“工资也从每月多元增加到现在的多元。我非常喜欢这份工作,很有成就感。”阿曼古丽说。
在喀什,山东省援疆指挥部支持当地形成“县城企业总部—乡镇小微产业园—村卫星工厂—家庭扶贫车间”的四级联动产业促进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当地群众“出家门、进厂门”和“足不出户、在家就业”。
在和田,北京市援疆指挥部投资2亿元兴建纺织企业,建立织布、涂层、制成品、产业用纺织品全产业链,为多名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
今年3月31日,由浙江省台州市援疆指挥部、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共同举办的“台州万人游阿拉尔”活动举行。凡台州籍游客来阿拉尔消费,每人可获得元的电子券或纸质券,用于住宿、餐饮、文娱等定点消费。
阿拉尔市副市长、台州市援疆指挥部指挥长李震杰说:“去年,‘台州千人游阿拉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让台州人民对阿拉尔这座兄弟城市有了深入了解,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增长。今年,我们扩大规模,希望能让更多台州人走进阿拉尔,进一步增进两地人民的交流交往交融,同时有力助推师市文旅产业和旅游市场繁荣发展。”
近年来,新疆大力推进旅游兴疆战略,旅游业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不断提升,旅游富民功能不断强化。各援疆省市抓住稳定红利持续释放的机遇,用好新疆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通过包机、专列“送客入疆”和帮助受援地编制旅游规划、完善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包装旅游精品路线等形式,助力打造“新疆是个好地方”品牌。
湖南省结合文旅策划、宣传推介上的优势,在长沙设立吐鲁番旅游宣传推广服务中心。吉林省帮助阿勒泰打造“冰雪圣城、丝路航站、千里画廊”的名片,努力推进“千里画廊、百村增收、万户就业”工程,举办多期培训班,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就业。
(转载于《人民日报》7月18日1版)
来源:兵团日报
编辑:石芳纯
责任编辑:夏振忠王艳乔
本文来源:兵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