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新华社■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张一鸣“寒潮”席卷服装业,一些门店在经历颇多挣扎后闭店停业,一些线下门店向线上转移,寄望于疫情后出现消费复苏,提供增值服务的服务商努力为服装品牌创造疫情下新增长的可能。
毗邻北京的燕郊东贸服装市场,自4月份市场暴发疫情后一直闭店至今,有服装批发商赶在5月初将货物从店里取出,通过网络平台对外售卖,还有服装批发商在低价甩掉库存后关停门店。
“在北京做服装批发生意已经12年了,有两个店,一个在河北燕郊,一个在北京,现在店里积压了几百万元的货,上游工厂积压更多,我们联合起来让利,请大家一起共度时艰。”从5月起,从事服装批发生意的王女士已连续半个月在某直播平台上卖货。她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零售门店担心客户的购买力下降,只有降价促销才能回笼资金。
受疫情冲击,服装服饰类的线下店正在加速向线上转型。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非生活必需类商品销售业受到明显冲击,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其中商品零售下降9.7%。与此同时,零售业加快发展互联网销售,1—4月份,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3.8%,比1—3月份提高0.6个百分点。
这一趋势或将延续到5月,北京服装学院教授龚研成告诉记者,受疫情影响,制造工厂大多停止运行或延迟复工,原材料采购、工厂加工、运输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造成品牌方无法按期收到产品。实体店关闭,品牌方不得不将重心从线下转至线上,除了饮食日用品等必须物,其他门店将遭受无人问津的惨状。
在疫情冲击下,一些服装品牌方选择与服务商合作,以应对越来越重的经营压力。宝尊电商合作的品牌分布在8大行业的个企业,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在年公司就已支持品牌方布局多渠道的电商,包括京东、抖音等,还帮助品牌运营一些具备远程销售功能的小程序,以降低疫情的冲击,这些布局使得宝尊今年一季度在京东、小程序、抖音GMV(商品交易总额)同比增速都超过%。
越来越多的服装品牌方开始
王女士坦言,服装销售行业与电商的接触大多还处于浅层次,借助专业的服务商有助于企业度过寒冬,但服务商
龚研成表示,面对当前疫情的冲击,服装行业应积极“开源”寻求线上发展,加大线上销售力度成为很多服装品牌方的必然选择。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使得服装生产企业能够优化管理提升原料的库存效率,更能降低人力成本,服饰行业得以长远发展。本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