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资源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建一座幸福楼促
①唐卡画室里,秋久画师指导学徒
②藏香厂工人整理藏香
③工人在包装藏香
采访时间:年8月13日
采访地点:西藏昌都江达县卡贡乡扶贫产业化项目基地
采访对象:贫困户其美、贡秋
在江达县卡贡乡达色村旁,一座大楼拔地而起,红黄相间的外墙,宽敞明亮的车间,被当地百姓称为“幸福楼”。来自色沙村、车所村、达色村、卡贡村的41户、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这里打工赚钱,脱贫增收,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
“这座大楼面积近平方米,上下两层,年8月,由天津市武清区投资万元援建,现有秋久唐卡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藏香生产厂、藏族服装加工厂等多家当地民族文化企业入驻,整座大楼免费提供给他们,不要一分钱房租。”卡贡乡副乡长谢跃龙告诉记者。
走进二楼秋久唐卡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画室宽敞明亮,屋中央摆放着一幅巨大的唐卡,30米长、2.5米宽,画布上祥云朵朵,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多名年轻人正在秋久画师的指导下,手拿画笔认真创作。
谢跃龙指着唐卡说,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选用纯天然原料,纯手工绘制,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扶持壮大这一藏族传统文化产业,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天津市武清区帮扶队与当地政府帮助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吸纳了2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前来学徒,学习掌握一技之长、脱贫增收。秋久画师家族9代传承绘制唐卡,艺术造诣很深,是合作社负责人。
记者看到,秋久画师逐一走到学员身边,从着色染色、勾线定型,到铺金描银,一丝不苟地进行指导。休息间歇,秋久画师告诉记者,他们正在绘制的是一幅超大型唐卡,再过3个月就彻底完成了,比之前提早了一年时间,原因是去年搬进这个大楼后,画室面积增加了,条件改善了,学徒(建档立卡贫困户)多了。除了这幅作品外,他们还绘制了多幅小型唐卡作品,销售量增加,合作社增收。
27岁的其美是专业合作社社员,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谈起新大楼新画室,他满脸灿烂的笑容。其美告诉记者,他有两个孩子,爱人在家操持家务,过去就靠放牧为生,收入很少,后来加入唐卡合作社学习,收入增加了,尤其是去年迁入大楼新画室以来,年收入增加到3万多元,全家经济条件大幅改善,已经脱贫增收了。“再过几个月我就出师了,可以单独绘制唐卡,年收入还将大幅增加。”其美开心地说。
另外一位年轻人(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充说,过去画室小,他们经常要跟师傅到周边寺庙作画,来回奔波,非常疲惫,作品也不多。现在好了,画室大了,不用东奔西跑了,每天可以专心作画,个人收入也比原来增加了很多。
秋久告诉记者,搬进大楼后,不单单是画室面积增大了,天津市武清区帮扶队和当地政府还积极帮助合作社买颜料、买画布,并帮助销售唐卡,目前创作的这幅大型唐卡就是政府帮助联系销售的,销售额达到万元。
参观完秋久唐卡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记者来到藏香厂,人还未进入,香味已提前飘来。在多平方米的包装车间里,多名身穿蓝色工服的工人正忙着把一堆堆棕红色的香条装进一个个香桶里,然后封口,贴上商标,装车外销。
42岁的厂长成来曲培告诉记者,他很小就在外乡一家藏香厂学徒,后来掌握了这一技艺,想在家乡办厂,但没有建设资金兴建厂房,非常苦恼。让他特别惊喜的是,年8月,政府部门告诉他,来自天津武清援建的这个大楼里开藏香厂,提供生产车间、包装车间、仓库等,一应俱全,让他非常开心。
谢跃龙接着说,他们生产的是传统智桑药香,采用百年藏柏、草药等精制而成,香味绵长,很受市场欢迎,年销售额达到50万元左右。企业做强了,已经吸纳了周边多个村庄的5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这里就业,他们获得稳定的工资性收入,脱贫增收。
45岁的贡秋家里有10口人,过去仅靠放牧为生,收入并不高,全家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正在贡秋发愁怎样多赚些钱时,政府部门安排他和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来藏香厂上班赚钱。“车间里活儿并不累,每月收入元左右,我们全家脱贫了,生活感到特有奔头。”贡秋笑着说。
“如果没有天津武清援建的这个大楼,就不会有这个藏香厂,我们就没有打工赚钱的机会,所以我们特别感谢天津武清区的对口帮扶。”22岁的白玛眼里闪着泪花说道。
武清区帮扶干部崔建国表示,要搞好产业帮扶,就一定要找准切入点,唐卡、藏香、藏族民族服装是当地藏族三大特色文化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强。为此,武清区拿出真金白银积极援建产业基地生产大楼,提供厂房,全力扶持,不但使这些产业得到恢复壮大,还助力精准脱贫,一举两得。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