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资源 >> 丧葬中的五服制度,你了解多少
旧俗,大殓之后,亲属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穿不同的丧服“守制”,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丧服制度是遵循亲疏、尊卑、长幼、男女有别等礼制的基本原则制定的。它要求人们对死亡的亲属穿丧服,并根据丧服的质料(麻布的粗、细、生、熟)和穿丧服的时间长短,来体现血缘关系的尊与卑、亲与疏的差异。因此,我们说,“五服”反映了中国封建家庭中的宗法观念。
汉族传统的孝服分为五等,俗称“五服”。《礼记·学记》:“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孔传:“五服,斩衰至缌麻之服。”孔颖达疏:“五服,斩衰也、齐衰也、大功也、小功也、缌麻也。”通常来说,服制越重,其丧服形式也就越粗糙,以示不同程度的悲痛之情。“五服”在历史长河中,有传承、有变异,但两千年来,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定制。
古代习惯上以五服为标准,把亲属划分为有服亲与无服亲,五服以内为亲,五服之外为疏。
五服的第一个等次叫“斩缞”,缞,即用剪刀直接把粗麻布斩断做成服装。“不言裁割而言斩者,取痛甚之意。”缞,是丧服中披于胸前的上衣,下衣则叫做裳。斩缞上衣下裳都是用最粗的生麻布制成的,左右衣旁和下边不缝,使断处外露,以表示未经修饰,所以叫做斩缞。对“斩”的解释,就是指不缝缉的意思。凡诸侯为天子、臣为君、男子及未嫁女为父母、媳对公婆、承重孙对祖父母、妻对夫,都服斩缞。
次重孝服为“齐缞”,是用本色粗生麻布制成的。此等孝衣凡剪断处均可收边,下摆贴边都砸上边际。因其缝边整齐,故称齐缞。齐缞除衣、裳边和下际皆缝起外,其他形制和斩缞相同,只是“武”、“缨”、“绖”的佩戴方法略有区别。孙子、孙女为其祖父、祖母穿孝;重孙、重孙女为其曾祖父、曾祖母穿孝;为高祖父、高祖母穿孝均遵“齐缞”的礼制。
大功在五服中排中间,《仪礼·丧服》:“大功,布缞裳,牡麻绖。”用细麻布加工而成,用工粗大而称大功,或以为未成年人而设所以称大功。人未成年而死,犹如谷物未熟,称殇,“年十九至十六为长殇,十五至十二为中殇,十一至八岁为下殇。”男女已冠笄则不为殇,女子已许嫁亦不为殇。
小功又是比大功轻的丧服。《仪礼·丧记》:“小功布缞,澡麻带绖”,丧服也用细麻布做,用功精密细小,故称小功;澡是洗濯去浮垢,使之滑静。用这样处理过的麻制成带绖,服丧期为五十月。《仪礼·丧服》概而言之:“小功者,兄弟之服也。”
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丧服,此种丧服以细熟麻布制作。较小功服更为精细。缌,细麻布。《仪礼·丧服》郑玄注:“谓之缌者,治其缕细如丝也。”缌麻服丧的范围十分广泛,主要用于疏远的亲戚和亲属。
摘自《诞辰与丧葬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