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资源 >> 豫风楚韵,霓裳羽衣文化产业特派员预选
8月15日至18日,来自北京的中国年轻设计师创业大赛创始人李文爽作为“文化产业特派员”预选对象来到信阳市光山县。正值光山举办年第四届羽绒时装周,李文爽观摩了时装表演并对光山羽绒产业进行走访调查。
立秋时节,暑气正浓,李文爽来到光山县重点考察了光山县羽博城、南王岗村,参观了邓颖超祖居,走访了中等职业学校,与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入交流。这次调研带给李文爽新的启发,邓颖超祖居里陈列的邓大姐各个时期照片上的服饰,让身为服装设计师的她很是欣喜,萌生出了新的文创想法。对于光山羽绒产业的发展,她提出举办以光山羽绒为主题的设计师创业大赛的设想。
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协同发展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与产业升级需要职业教育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李文爽走访了光山县中等职业学校,与副校长和服装专业的老师进行了沟通与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目前职业技术学院在服装设计方面缺乏教育资源,只有两名老师。院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中设计理论知识多,实践课程少。学生毕业之后,无特殊情况下,都选择升学继续接受教育。服装专业的老师告诉李文爽,当地的羽绒产业缺设计,大多数只能为工厂做代加工。在一次信阳地区举办的设计大赛当中,光山县没有一家企业参加。所以学生毕业之后大多都选择出去,并不会留在当地与企业对接。李文爽在了解这一情况之后谈道:“光山的羽绒服产业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要将教育与产业结合起来,为光山羽绒的发展输送人才”,二者协同发展能够加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性与针对性,使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要、企业需求相互对接。
用大赛撬动资源带动产业发展
16日下午,李文爽在羽博城与当地从事羽绒服行业的企业家进行座谈交流。在座谈会上,企业家们道出了目前光山羽绒行业面临的系列问题:没有技术支撑、没有足够的资金、没有自己的品牌、产业转型升级困难、做出来的货品只能在下沉市场销售等等。李文爽在感受到行业的痛点之时也发现了光山羽绒行业多元化的特点。她提出“用大赛撬动资源,让全国的设计师知道在光山有一个羽绒服产业”,在光山举办一场以光山羽绒为主题的中国年轻设计师大赛,并鼓励当地院校积极参与进来。
通过大赛提升光山时尚羽绒设计的创新力,倡导中国原创产品设计的理念,结合光山羽绒产业的特殊性,引导行业转型升级,重构行业创意竞争新优势,推动光山羽绒产业品牌的提升。促进设计成果产业化,打造光山羽绒品牌时尚、多元的产业形象,提升行业对光山羽绒认知。同时引导设计师对接光山羽绒产业,增加企业对接环节以及产业评审会及订货会。
座谈会上的一位企业家给李文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语重心长地说“那位小伙子,我们得帮帮他。我能感受到大家对羽绒行业有着很深厚的感情,从县领导到企业家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希望这个产业能够发展起来。”
从事服装设计数十年的李文爽一直在反哺这个行业,如今因“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与光山羽绒结缘。相信她数十年如一日的匠心精神与多年来的积累的经验,能够让整个光山羽绒产业焕发生机。(来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