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加工

昔日贫困户今朝助人富

发布时间:2022/9/29 1:05:48   

来源:经济日报

“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感谢驻村工作队,让我这个贫困户走上了创业致富路。”河南省鹿邑县宋河镇王楼村村民邵殿印在该县“脱贫之星”表彰大会上满心感激地说。

邵殿印一家原本过着三世同堂的幸福生活,父母身体硬朗,夫妻相敬如宾,一双儿女聪明懂事。天有不测风云,年,父母先后被确诊为癌症,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仅打破了全家幸福生活,为了让患病的双亲得到更好的照顾,邵殿印夫妻俩辞去服装厂的工作,全职陪护二老就医看病。然而天不遂人愿,细致入微的照料、天南海北求医问药,也没能把二老从死神手中夺回,年初,不堪病痛的折磨的父母相继撒手人寰,

面对因为父母治疗负债累累的邵殿印,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帮助邵殿印早日摘下“贫困帽”,成了帮扶干部的头等大事。当了解到邵殿印常年在服装厂打工,还是厂里的技术骨干,驻村第一书记田勇就鼓励他发挥自身专长,发展服装加工,并协调从县邮政储蓄银行申请到了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

邵殿印心中怀着忐忑走上了创业路,先是用申请来的贷款购买了机器设备,然后就马不停蹄地开始招有缝纫基础的工人。夫妻二人对服装的加工步骤和每道工序都轻车熟路,既当老板又当师傅,手把手一个一个地教,工序从简单到复杂,款式从单一到多样。培训一个月,工人做起各种款式的服装来都能得心应手了。

服装加工作坊步入正轨后,邵殿印和妻子两人分了工,一个跑外找销路、谈订单,一个在家带工人、赶订单。

得知邵殿印在老家办起了服装加工作坊,夫妻俩原来务工所在的风度制衣有限公司的老板,远道从浙江宁波赶来看望邵殿印,鼓励他干起公司的外包车间:“你在我的公司干了8年,人品靠得住、技术信得过,公司给你提供设备、版样、原料、订单,货一收到马上打款给你。”

作为风度制衣的外包车间,邵殿印的订单开始一个接着一个来。订单量大时,二三十个工人夜以继日加班生产才能如期完成订单。

“计件工资,多劳多得,最多的时候我一天能挣多元。同村的姐妹一看我挣这么多,都眼红得不得了。”正熟练操作缝纫机的邵芝兰爽朗地笑着说。

靠着勤劳质朴、诚信经营,邵殿印的服装加工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规模也越来越大,由20平方米的加工作坊变成了占地多平方米的服装加工厂,购置了50多台机器设备,工人发展到了80多人,还带动了10多名贫困户到服装加工厂务工。

正在埋头赶工的贫困户李艳花,家住本村大赵庄,丈夫赵高林因工伤造成双眼残疾,挣钱养家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她柔弱的肩上。“孩子正上小学,爱人也需要人照顾,想外出打工挣钱,家中又离不了我。能在家门口干活,挣钱顾家两不误。一天多干会儿,能有块左右的收入。”在加工厂务工,让李艳花家的日子逐渐有了起色。

“做人不能忘本,是精准扶贫让我们全家脱了贫、致了富。现在我有能力了,也要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邵殿印准备再购置设备、扩大规模,为村民提供更多在家门口就业的岗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16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