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前景 >> 安徽一中学班费人均两千元,家长求助官方,
大多数90后上学的时候,学校并没有家委会这个组织,每个班级顶多有几个家长作为联络人,平时起到牵头组织的作用,没想到随着时间推移,慢慢的家长群体之间也有组织,成立了家委会。
自打学生上学开始,家长的开销就变大了,不管是义务教育阶段还是高中,除了学费之外还有很多杂费,印刷试卷,组织活动等都需要额外的开支,有时候为了方便会统一向学生们收取,统称为班费。
安徽一中学班费人均两千元,家长求助官方从小学开始每个学生都交过班费,不过并不贵,有时候块就能用一学期,看起来不多,但是一个班级有40多名学生,这就是块,什么时候用,用在何处都会及时公布,从前这笔钱大多是保管在班长或者生活委员的手中,总之老师们是不经手的。
但是前段时间,安徽一名高中生的家长对收班费这件事产生了质疑,甚至到官方网站留言,想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这位家长表示学生今年上高二,班里要求收班费,每名学生要交两千块钱,班上一共40几人,这就是八万多的班费,可这名家长却不知道这笔班费用在了何处,故此留言求助。
看到这位家长的留言后,不少网友也都表示稀奇,通常班费都是几十几百,一下子收两千块,一个班级的班费就是八万多元,这么多班费一学期能用的完吗?更何况这是一个高中班级,通常不会存在春游外出等活动,怎么想都觉得挺奇怪的。
有不少网友觉得是不是这笔钱都到了老师手中,或者强制学生订购一些用品?
官方回应家长的求助,调查结果指向班委会高中虽然不是义务教育,但是公立学校都是不允许向学生乱收费用的,相关部门对这件事很重视,于是立刻展开了解,结果最后发现调查结果指向了班委会。
官方了解到这笔班费是由家委会真的全体家长同意的,收多少花多少都不经过班级老师,而对于这笔班费的去向官方也给出了解答。
学校表示这笔班费主要用于班级的教材缴费,学习及活动开支,包括学生工具,奖品,学生体检以及班级设置布置等费用,还有传统节日的班级活动,包括学生的学习资料和复印资料等费用,每一笔收支都有详细的记录。
虽然官方调查后发现这笔班费的用途没有问题,但是这也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家委会没有尽到责任,首先家委会怕麻烦所以把学生所要缴纳的零碎费用一次性收齐,可能每一笔只有几十块,但是一个学期加在一起就显得多了。
但是家委会收取了,支出账目也记录了,但是却没有及时公布班费使用情况和结余情况,导致班里的不少家长对班费的用途不清楚,才产生了质疑,既然家委会决定插手学生班费的事,就应该负责到底,别只管收钱不管用途公布,家委会的立场应该是站在家长这一边的,而不是任何事情以老师和学校为优先。
家委会的存在是方便家长和学校沟通,不能成为讨好某个人的工具第一次听到家委会这个名词的时候,相信很多人都和笔者一样,认为家委会成立的初衷应该是代替家长发声,针对学生教育的很多问题对学校提问的,但是随着家委会的成立和发展,很多家委会的立场却发生了变化。
我们不止一次听说,家委会为了给老师送礼,或者帮学生安装东西而向家长收费,最离谱的应该就是学校安装空调,家委会动员家长们拿钱,最后还要求学生毕业后空调无偿奉送给学校的事情。
在这里学校的行为固然是不对的,但是在中间本该起到桥梁作用的家委会显然已经偏了心,全然不考虑家长群体的利益,只为学校争取福利。
家委会也是由家长组成的,既然本身是学生家长,就应该从角色的角度出发,替学生家长们发声,而不是成为讨好某个人的工具,很多时候家委会的提议看似是通过了全体家长的同意,实际上不过是几个人在牵头,其余家长不情愿也得同意而已。
而且平时学生家长都很忙,都需要上班,有些家委会的存在非但没有帮助家长们处理一些家校合作问题,反而增加了很多事情,让学生家长头疼不已,这样的家委会大概是没有存在的意义,既然是代表家长的组织,就应该为家长发声,希望学校在组织家委会成立时也能管理好家委会,杜绝一些不良风气。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块班费和家委会的问题呢?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