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加工
六盘水市钟山区金盆乡天生桥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苗族服饰加工厂于3月13日正式投入生产,作为该安置点的首个服饰加工产业,不仅带动了安置点内的苗族女同胞就业,让她们在家门口就拥有了一份工作、增加了收入,同时也传承和发扬了苗族文化。在天生桥村易扶搬迁安置点的苗族服饰加工厂,只见苗族女同胞们有的脚踩缝纫机,手里的布料在缝纫机上飞快地移动;有的在用传统的手艺绕麻线、蜡染、织布,动作娴熟地制作一件件精美的苗族服饰,现场一派忙碌。天生桥苗族服饰加工厂的运营投产,不仅实现了苗族服饰机制和手工制作,传承和发扬了苗族文化,还让村里长期在家务农的苗族女同胞在家门口有了一份新工作,让她们在兼顾家庭的同时还能赚钱补贴家用,为她们脱贫增收奠定了基础。目前,在服饰加工厂里务工的21名苗族女同胞都是该安置点的搬迁群众。在这里,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熟悉苗族文化。对今后的生活,她们也信心满满,有了新的盼头。李金秀是金盆乡天生桥村易扶安置点村民。她说,在这里一个月可以领到三至四千的工资,跟在外面打工差不多。毕竟在家既可以赚钱,也可以照顾小孩。该加工厂设置了画蜡操作室、绣花操作室、缝纫操作室、展览室等,采取“订单式”销售。目前传统民族服饰主要销往周边县区,深受当地老百姓和外地游客的青睐。受疫情影响,目前厂里工期也被耽误了不少。“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遭受的损失补回来”成为大家加班加点赶工期的动力。据金盆乡天生桥村苗族服饰加工厂负责人杨文祥介绍,每天早晚工人都要按签到上下班,赶时间赶工期,制作成品销售出去。据了解,金盆乡天生桥村将继续加快易扶搬迁安置点的产业布局、建设,引进适宜于搬迁群众居家就业、操作简单易上手、收益成效好的产业,让群众拥有一份家门口的工作,能够稳定增收。天生桥村村委会主任周勇则称,天生桥村易扶安置点建这个苗族服饰加工厂,主要是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能增收。下一步还将探索更多的产业,让群众能就近就业,能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魏倩刘兴文都市新闻记者邓倩编辑王浩校对罗镇武编审廖波石云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3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