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加工

伏虎,从牛棚到明珠的嬗变尘封

发布时间:2023/5/14 13:58:45   
防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587174.html

改革开放四十年,城乡巨变,日新月异,南部县也不例外,要问乡镇中变化最大的是哪个镇?伏虎首屈一指,有目共睹。

昔日伏虎:“牛棚”“茅厕”最抢眼

说伏虎还得从它的最具代表性的两个建筑物说起。

伏虎地处南部、盐亭、西充三县交界的唐巴路(成都唐家寺至巴中,省道)上,距离三个县城均在50公里以上,虽边远偏僻,但位置重要,是三台、盐亭和川西平原从通(江)、南(江)、巴(中)贩牛的必经之地,也是牛贩子必定歇息的驿站。伏虎场口的东西两头公路旁修了一长串茅草棚作为牛棚(当地人称作牛房),棚内散发出阵阵牛尿膻气,让人掩鼻疾过。

这一带自古以来就穷,一是无河缺水,二是常年干旱,三是土地贫瘠,红苕酸菜半年粮。清代有《竹枝词》流传:“借问平日糊口计,可怜顿顿是红苕”,把“最苦寒”的西、南、盐称为“苕国”。伏虎场,街道90米长,10米宽,公路穿场而过,既是街道市场,又是车道,两旁的街面房脊前边盖青瓦、后边盖茅草,东倒西歪,俨然一个“么店子”。遇赶场过车,人常常被挤下水沟。伏虎场所在的一村人多地少,长期缺口粮,年年靠救济。农民为积肥,家家搭建简陋粪坑,因为伏虎是南充、巴中、阆中、南部往返成都、绵阳的必经之地,每天经过的货车、班车和来伏虎赶场的人络绎不绝,到此必定停车小解。于是,“富驿好吃饭、伏虎好解便”的顺口溜不径而走,富驿饭店多与伏虎厕所多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伏虎场的凋敝、破败、穷酸景象实在令人汗颜。

今日伏虎:“唐巴线上一明珠”

改革开放惊雷动,春风乍起初潮时。责任制、承包制、农民外出打工、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等等,这些新概念先是如幽灵般地在人们身边徘徊,最后聚成了一波大潮。一批时代的弄潮儿出现了,伏虎在他们的建设下,成为丘陵贫困地区起点高、发展快、变化大、有特色的小镇,在全县农村乡镇中,经济最为活跃和繁荣,被媒体喻为“唐巴公路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伏虎场的建设快速发展,两三个月一条新街道,半年几个新工厂。除丝绸厂、肉联厂、机械厂、酒厂、加工厂、茧站、加油站、股份市场、建材制厂等本地工商企业外,还吸引了海南洋埔斯瑞曼公司,吉林葡萄酒厂等87家客商来镇创办实业,多人进镇落户,从事个体经营。山峦间工厂星罗棋布;商业摊点、客房旅店、饮食餐馆、娱乐茶园、客货运输、洗理服务等第三产业遍布大街小巷。鼎盛阶段,有饭店70多家、歌舞厅30多家。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小镇人流如织,商贸生机勃勃。据年统计,个体工商户由年的户增加到户,增长94%;城镇人口由人增加到人,增长%;建城区面积由年的0.7平方公里增加到2.5平方公里,增长%;财税收入由年的76.5万元增加到万元,增长%;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纯收入由年的.92元增加到元,增长%;社会总产值由年的万元增加到4.25亿元,增长%。伏虎镇农工商贸如火如荼,城乡一体化蓝图初显。荣誉也纷至沓来:

年获南充市“小康镇”和“绿化造林十佳乡镇”;

年获南充市“小城镇建设先进乡镇”、“小康文化先进镇”、“基地建设蚕桑基地先进镇”;获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先进镇”;出席了全省仅有6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参加的“四川省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座谈会”,伏虎镇在会上作了书面发言;

年,入选《人民日报》“中国知名乡镇”;

年,“全省扩大试点镇规划建设工作会”在伏虎召开,多个县委书记现场观摩小城镇规划和公路建设,会上,伏虎镇向全省代表介绍了在场镇规划建设方面的经验;

年获“四川省卫生城镇”;

年、年,连续获得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镇”;

年,省发改委编制四川省“十二五”重点小城镇发展规划,伏虎镇被定位为商贸型小城镇;

年,再次被国务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为全国重点镇;

年元旦,四套直行、转向并用倒计时交通信号灯和四套道路违章抓拍系统同时启动,伏虎镇成为南充市所辖镇级行政单位中首个安装交通信号灯的乡村镇;

年底,场镇建设面积达3.2平方公里,街道34条,常住人口2.3万人,加上流动人口,有3万多人。

伏虎镇镇党委、政府按“小城镇、大伏虎,围绕规划建、按照城市管”的理念,正在努力把伏虎打造为“商贸物流重镇、新兴产业强镇、生态宜居大镇和乡村旅游特色镇”,简言之,使之成为现代化精品小城镇。

伏虎镇由穷到富、由“牛棚”到“明珠”的嬗变并非一蹴而就,其中,浸透着多少“敢闯者”、“开拓者”、“创新者”的心血和汗水啊!回顾历史,人们忘不了当年勇立改革开放潮头的人们。伏虎区、镇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呕心沥血,开拓创新,是他们科学规划建设奠定了伏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使得伏虎步履铿锵,一路昂首迈步前行。

寻觅出路:沿海取经茅塞开

伏虎区工委书记兼伏虎镇党委书记何明锴带领党政领导班子为伏虎高起点的站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谓有胆有识。

何明锴是“文革”中断学业的“老三届”回乡知识青年,在双佛农村长大,是穷怕了的,也最了解底层农民想摆脱贫穷的强烈愿望。教了几年小学后进入基层行政部门,先后担任双佛公社革委会副主任、主任,伏虎镇、玉镇乡、小元乡党委副书记、书记,王家区副区长等领导职务。经历了国家供应短缺,农民卖一点自产品却要被撵、被抓、被罚,人为地制造穷困的计划经济时期,也全程参与了姓“资”姓“社”的大讨论,土地下户大包干的“改革开放”试水探索,感受到了经济发展如同河水行地,利益所驱,正如《道德经》里讲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在十多年的乡镇工作中,摸爬滚打,耳闻目睹,由盲目地上传下达、发号司令到思考总结、积极思维。把他磨炼成为一个既有基层工作经验又善于学习思考的干部,勇于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抓住契机,创造性地工作;在现实与未来对接上创新突破,开拓崭新局面。

年,何明锴从王家区调回伏虎,担任伏虎区副区长,分管经济和基本建设工作,他思考和寻找着发展伏虎区经济的新出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伏虎的生产条件稍有改善,多种经营也有起色,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二元化结构、产业单一、劳动力过剩等矛盾突出,农村经济未能找到新的增长点,农业改革停滞不前,农民口袋无钱,日子仍过得紧巴巴的。伏虎场所在的一村1社,多人,人平仅有一分水田、二分旱地,而且全是“三跑”(跑水、跑土、跑肥)的山坡地,群众急于摆脱贫困,从年就小打小闹自建商铺和住房;镇上想统一规划和修建,但没有用地指标,即使协量征用,也因没有政策,减不了征购粮和国税,农民也绝不答应。街上的自建房没有统一规划,场镇建设东拼西凑,毫无章法。

年撤区并乡,千秋、玉镇合并到伏虎镇,何明锴担任镇党委书记。时值邓公《南巡讲话》发表,“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振聋发聩。东风吹来满眼春,中国改革开放第二次浪潮扑面而来,令人兴奋,倍受鼓舞。

这时,一个促进伏虎大发展的契机遇巧到来。党中央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方略,提出了小城镇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四川省建设厅下派南部县当科技副县长的李和义处长被分派联系伏虎,他从省建厅为伏虎镇争取到了一个上京的学习名额。年春,何明锴有幸参加了建设部举办的“全国小城镇建设研讨会”,会上,听专家讲课、听先进地区代表发言,如醍醐灌顶。他明白了: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应当从发展小城镇开始,发展小城镇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出路,前途广阔得很。会后他去浙江海宁学习创办乡镇企业的经验,参观了周围的几个乡镇企业。这次学习开阔了眼界,激活了思路,回来后马上动手创办起了伏虎丝绸厂。秋天,县长伏文超带领中心镇党委书记去张家港和华西村等地参观学习小城镇建设,他又一次得到取经的学习机会。在苏南深入发达乡镇走访,为期一月,令他脑洞大开,深受启发。回来后一边创办肉联厂,一边潜心谋划伏虎的场镇建设。他内心涌动着一股激情:南头渔村可以变为大深圳,边角弃料你杨舍镇可以变为文明发达的张家港市,交通主干道上的伏虎为什么不可以变为商贸大镇呢?事在人为,干!他为找到了发展伏虎的出路而激动得彻夜难眠。他把自己的这些思考及时与区、镇领导班子沟通,形成共识,决心走出贫困山区小城镇发展之路。

抢占先机:跻身试点小城镇

春江水暖鸭先知,扑腾赶超喝清水。

年下半年的一天,何明锴在《四川日报》上不经意间读到一则消息:四川省委决定建设个试点小城镇。他一阵惊喜,敏锐地觉得这是伏虎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稍纵即逝。他立即安排镇建管所长王隽放下一切工作去操办,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王隽从挂职副县长李和义处问明情况后,火速赶赴成都并在省建设厅挂上了号,回来备齐了申报手续。伏虎第一个向省委,省政府“小城镇建设领导小组”递交了申请报告时,该机构刚设立连牌都未挂出来。

几个月后的年3月,省委下达了《川委发[]6号》文件,公布了“四川省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名单”(首批88个),南充市进入6名:潆溪、伏虎、李渡、多扶、新民、小桥。随即下达优惠政策:批拨给亩士地和个农转非指标。这在当时是天大的实惠,新中国建政以来,国土和非农户口从来都是严格控制,毫无松动。这次所给予的户口竟还允许买卖(收取城镇增容费)!这犹如一道冲击波迅速传遍全县和邻县乡镇。

用好用活政策是当务之急。镇党委凭此征地,涉及三个村19个社,其中5个社的耕地、山林全部征用。重新规划街道、广场、市场等公共设置,划出地基公开售卖,每间地基的长宽度与价格随地段的不同、时间的延伸、供需的变化对所有认购者一视同仁,公开、公平、公正,张榜公布,标段编号,自由认购,先购先得。严格规定:决不看人定价,决不欠钱,决不暗箱操作。设立建设资金专柜,订下严格条规,专款办用,层层监督,绝不允许循私舞弊。周边十多个乡镇的有钱人蜂拥而至,纷纷到伏虎落户、建房、经商。很快,卖户口获得了千多万,卖地基获得了滚滚财源,有了启动资金,迅速推动了伏虎的小城镇建设。随后,镇武装部长范炳海和建管所所长王隽多次参加省里的小城镇建设研讨会和规划培训;省委,省政府又继续出台了对百个试点镇的优惠政策,追加了出让土地和转卖农转非户口的指标。

抓牛鼻子:多项举措求长效

摊子铺开了,犹如箭在弦上。船载千斤,就看舵手能否行稳致远。

经过外出江浙观摩学习和自学思考的何明锴明白,小城镇建设是个系统工程,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要有发展眼光,面向未来,超前思维,抓住全局,牵住牛鼻子。方方面面工作头绪繁复,能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且看他打出的几张关键牌。

一、重金搞规划

年10月,再次恢复区级建制,何明锴任伏虎区工委书记、主任兼伏虎镇党委书记。权力高度集中,对于建设伏虎小场镇的决策指挥犹为有利,多了风风火火、进退自如,克服了拖泥带水、推诿扯皮等积弊。何明锴决心重新规划设计伏虎场镇建设,他决定请省上的专家来做规划。一联系才知:仅设计费,就要10万!当时的月工资不过百多元,这简直是天价啊!大家心疼了,反对声四起。有的说:一个农村场镇,有个十几米宽的街,依山而建随弯就弯,农民赶场不拥挤就行了,干嘛要劳民伤财呢?

为此,何明锴专门召开区镇干部会,用他一如既往的老办法----耐心细致地做镇村干部的思想工作。他从讲故事开场,再切入正题:“年,人们发现,牛津大学有着年历史的大礼堂出现了严重的安全问题。经检查,大礼堂的20根横梁已经风化腐朽,需要立刻更换。每一根横梁都是由巨大的橡木制成的,而为了保持大礼堂年来的历史风貌,必须只能用橡木更换。在那个年代,要找到20棵巨大的橡树已经不容易,即便有,可能找到,但每一根橡木也将花费至少25万美元。这令牛津大学一筹莫展。这时,学校园艺所来报告,年前,大礼堂的建筑师早已考虑到后人会面临的困境,当年就请园艺工人在学校的土地上种植了一大批橡树,如今,每一棵橡树的尺寸都已远远超过了横梁的需要。这则让人肃然起敬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建筑师的目光一定长远过一般人!因为它具备一般人不具备的专业水平,对于年后会遇到横梁风干朽化的问题,建筑师早已做好了准备,才使得学校大礼堂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这是建筑师的先见之明。大家不要心痛10万元,省上的专家教授的专业知识就值这个钱。面向未来,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设计,一张图纸管到底,50不改变,年不落后,今后街道少遭水淹,少拆了建建了拆,不花冤枉钱,节省的费用肯定超过这10万。再则,伏虎场一头是建兴,一头是富驿,都是历史悠久的老镇,要想超过它们,没有大气的街道,漂亮的街面,怎么把人吸引过来?繁荣起来了,创造的价值,10万,万,不就回来了吗?”在一片掌声中大家被说服了。

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的教授经过4个月的细致工作,拿出了规划成果,给伏虎的定位是:“二级中心镇”“三县交界处的商贸小镇”和“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发展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的新兴小城镇”。教授的眼光就是不一样,主张炸掉虎山嘴,让伏虎场成群连片,主干道经去嘴后的岩脚拐弯后从场背后拉直,规划成为宽46米的新街。这一方案有气派,但工程大,费时费力占地多,何明锴不怕付出,非常赞同。结果,硬是靠人力挖山,苦干两年终于完成。县委伏书记来视察,批评何明锴贪大求豪,提出新街只能搞26米。何顶住压力,搞了个折衷,坚持搞36米,把一村、三村、七村、十二村串连在这条长长的过镇公路上了。年至年期间,伏虎镇总投资0多万元,按规划完成了新建长2.50公里、宽36米的成南大道和另外15条街。如今经过伏虎,必经这条大道,看见它的宽敞,不禁还会赞许当初教授们的远见卓识。

试想,如果搞26米,不就重复了县城新华路的故事吗?当年规划新华路,是省建设厅的专家设计的,36米,主政的领导大为光火:“南部是农业小县城,要那么宽的马路干什么?展览牛拉车吗?”硬是改成了现在的26米。现新华路的拥堵成了市民的心头之痛。由此可见,意识超前者和目光短视者的决策效果何啻天壤。

近30年过去了,王隽对笔者说起那段往事,深情地说道:“何书记真是建设伏虎的大功臣,抓住了试点镇这个机遇,又力主规划先行,才有了伏虎场镇建设的后劲。直到今天,大框架仍然没有变,领导人的超前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建管所专柜管理着几千万元资金,由党委书记一支笔审批,没有任何人敢染指,何书记更是两袖清风,从未在专柜报销一包烟、一顿饭。”

贾庆海曾是伏虎镇九村的村主任,最早落户场镇,是伏虎场镇建设的见证者。他从一个地道的农民成长为伏虎区镇乡党委书记,作为亲历亲为的见证者,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道:“何明锴书记在伏虎搞场镇建设,有两点我很感动,也深受启发。一是拼,起早摸黑,颇死亡命,排除万难,百折不挠。那种坚不可摧的精神、无难可挡的风貌、志在必得的决心包含着一种气慨、气魄、气势、气度;二是思,动脑筋,想办法,出主意,点子多多。发展伏虎经济的一个个好点子形成的过程,就是他带领领导班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过程。我与何书记曾有很多次交流,他有一句话让我永远不忘:‘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只有懂得改变思维方式,才能改变你的人生层次。’这是他学习思考的感悟,也是工作实践的经验之谈,我一直作为金玉良言牢记在心。”

二、拆迁用三招

拆迁是城建中最难的一件事,可伏虎场镇的拆迁却比较顺利,尽管也有人当街抱他的腿又哭又闹,有人上访告状,但绝大多数积极配合,甚至还出现争先拆迁,主动要求给自家规划而早日建房的现象。奥秘在于何明锴运用了三招:

一是加强宣传。干部会、群众会上勤讲解,重点结合失地农民、拆迁户的切身利益讲清场镇繁荣后转型经商的前景,帮助他们算经济账。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转型为“城镇居民”,都寄希望于城镇的繁荣兴旺,主动性积极性自然就跟着来了。

二是制定合情合理合法的补偿办法。镇里规定:一律自拆自建。单位旧房地基按实际面积翻倍补地基;个人补偿分两块,一是按房屋结构(细化为三类九级)折价,二是土地补偿,每人享受15平方米,按当年土地价格折价或加入旧房地基面积一并划给街面新地基。

三是是知人善任。徐子政从年就开始担任一村的党支部书记,已经干了15年了,他多次向镇党委提出辞职换人。这人处事公道,不急不躁,有威信,会做思想工作。何明锴在拆迁上倚重于他,给他承诺,干完拆迁后安排他去镇建管所工作。这一招充分调动起徐子政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夜以继日地工作在拆迁前线,拆迁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都能及时处理,使一村多户人的拆迁任务顺利完成,没有发生重大事故。

三、“造血”为上策

伏虎镇共征地亩,有5个社的土地被全部征用,人成了失地农民。镇里对他们予以妥善安置:除了将他们农转非之外,每人每月享受35元生活补贴,予以供养;自谋职业者,也可一次性领取安置补助费;区、镇所办企业和城镇管理用人优先考虑。

何明锴在想,除了这些权宜之计,还要帮助他们增强“造血”功能,让他们增加收入过上好日子才是长久之策。于是镇里出台了两项措施,一是分给失地、拆迁农民临街分派地基,建上宅下店的楼房,靠经商、办厂或出租口面增加收入;二是无偿划拨士地给全征社,用征地费建市场、门面和收费公厕,由集体找女股份制经营管理,伏虎场先后建起了服装市场、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材家具市场、家禽家畜交易市场、机电产品交易市场。股份制市场收入源源不断,“新居民”年年分红,仅灶王庙社区居委会的新兴市场年纯收入就达两百多万元,每股分红在元以上,每年每个家庭能分到2至3万的市场收入。四川省和南充市工商管理部门多次到伏虎镇总结股份制市场经营管理经验,推广失地农户办市场增强造血功能,从供养到自养的成功经验。

四、配套增承载

借着试点镇的东风,何明锴一门心思要让伏虎也像他看到过的江南小镇,熙熙攘攘,兴旺繁华,他夜里躺下琢磨的是小城镇建设工作的千头万绪,白天除了下村,就是在街上、工地上遛达,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他深知,基础设施和企业事业单位等配套工程建设是小城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其整体布局、建设质量、发展速度关系着新型城镇化未来强弱盛衰的关键。因此,他特别在意:

基础设施配套。年至年4年共筹集建设资金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就花了万元,达95%。完善各片区地下排水系统,水、电、气、光纤电缆设施配套;扩建自来水厂,使日供水能力由每日吨增至0吨,保证了伏虎镇近期1.5万人,远期5万人的生活和生产用水,即使连续天旱三年,城镇供水不受任何影响;年,伏虎率先在全县拉开了电网改造,扩建到35kv的变压站,确保了城镇生产、生活用电;新建和改建了程控机房和移动通讯卫星地面接受站,电话安装达到户入0多门,新建了闭路电视接收系统工程,开启了18个有线电视频道;投资万元,新建天燃气供气站一处,发展民用天燃气3户;修建虎山公园、七星公园;建成3万平米新兴市场、综合市场、木材市场;硬化街道路面,安装路灯;场镇绿化,清扫保洁……这些配套设施的建成,完善了城镇功能,基础设施建设与街道房屋建筑同步推进。

交通设施配套。年底,投资50万元新建了占地20亩的先锋路中心客运站后,日进出车辆、日客运量人次大幅度提高。以场镇为中心,借助成南公路横穿境内,附近10多个乡镇50多个村共50公里的柏油公路相继建成,公路幅射网络基本形成。但何明锴认为,还不够。于是便以伏虎区工委的名义请盐亭县和平乡、西充县罆垭乡,大桥镇的党政领导来伏虎共商打通断头路,主动承担部分建设费用,解决了断头路的问题。这件事被人讥笑,说他“替别人作嫁衣裳”。其实,他的想法很简单:打破条块分割,连通友邻路,使伏虎场镇周边四通八达。果然,引来了银河水,也招来了金凤凰。农闲时节,来伏虎赶场经商、消费娱乐的人达十多万人。餐馆、理发店、歌舞厅、茶馆通宵营业,俨然一个灯火辉煌的不夜城。

教卫事业配套。在伏虎,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高的待遇是教师。伏虎镇在何明锴的任期内投资万元,新建改建了中小学和幼儿园3所,确保了城镇居民和周边地区子女就近入学。年,伏虎又投资万元修建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大楼m2,新增住院床位60个,新添置了80万元医用设备,使中心卫生院提升了档次。

何明锴认为:一地之盛,必始于经济而成于文化。百年前的武训靠乞讨办教育,今天的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捐资筹款兴办教育呢?于是,何明锴首先身体力行,把家里多斤谷子、小麦全部捐献出来兴办镇中。随即,伏虎镇党委政府也作出决定:除伏虎场镇个体工商户自愿捐资助学外,各村的农户每人每年捐献10斤油菜籽作为捐资助学义务。这个活动推行了3年,硬是修建出了崭新的伏虎镇中学。

伏虎镇今天具有吸纳3万人多的较强承载功能和较大辐射功能,与上述配套工程息息相关!

六、促城乡融合

何明锴曾经两次去江浙学习取经,第一次回来办了丝绸厂,第二次办了肉联厂,为什么办这两个厂呢?是看热闹头脑发热作出的决定吗?非也!养蚕养猪是川北伏虎一带的传统产业,就地取材,走农、工、贸一体化的路子,由粗加工到精加工,以增加农副产品的附加质,反哺农业,才能使农民增产也增收。

发展商业贸易和乡镇企业,让伏虎镇繁荣起来,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合理布局,带动劳动力和人口转移,实现城乡一体化,这就是何明锴通过参观学习产生的“谋篇”。好在他任区工委书记,管辖着伏虎、千秋、柳驿、花罐、小元、双佛、玉镇七个乡镇,有施展拳足的地盘,有实现“初心”的条件。那些年,伏虎区工委努力贯彻南部县委、县政府的指示,在强化农业基础方面抓三大工程成效显著:一是灌溉工程。全区个村,2万多亩田,自流灌溉只有两个村,虽然升钟水库总干渠从伏虎地下流过,但田地位置高。唯一的办法就是修提灌站、农渠、渡槽,从常年蓄水万立方米的升钟水库王大湾过水库取水,蓄提引结合。何明锴带领七个乡镇的干部群众苦战3年,新修灌溉渠59公里、提灌站18处,安装21台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千瓦,既保证了人畜用水,又保证了3.2万亩农田的灌溉。二是长防长治工程。砌埂保坎,改坡地为梯田,挖沉沙凼,建蓄水池,疏理排洪渠系,植树造林,增加植被。既防止了水土流失,又保持了生态平衡,三是中低产田土改造工程。达到了能排能灌,抗旱排涝。既提高了单产,又增加了复种指教,成为省、地、县的样板工程。伏虎区的这三大工程,综合治理了山、水、田、林、路,从根本上夯实了农业基础,增强了长效农业的后劲,不仅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受到了国务院农发办验收小组的充分肯定。三大致富工程使伏虎区各乡镇走出了贫困。

与此同时,区工委在种桑养蚕产业化和仔猪产业化下大功夫,全区年发蚕种4.5万张,年产茧多万公斤,仅年,就新栽成片密植桑园0亩;年销售仔猪8.5万头,出槽猪10万头以上。硬是把伏虎建成了“南充市产业化蚕桑基地镇”和“川北最大的优质仔猪生产基地镇”。有这样的原料产地优势,兴办丝绸厂和肉联厂,自是情理中事。伏虎丝绸厂,缫丝能力4绪,其生丝获得国家“出口生丝生产许可证”和“出口生丝质量许可证”,生丝远销至韩国、越南等国。伏虎肉联厂冻藏能力50吨,以伏虎区为主要原料进行畜禽产品深加工、储藏、运销,其深加工产品远销东至哈尔滨、沈阳,西至宁夏、青海、西藏。伏虎乡镇企业共有20多家,年产值1.7亿元,上交国家税金多万元。既扩大了农副产品市场,又带动了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了劳动力的转移,增强了小城镇的活力,缩小了城乡差别,乡镇与农村日益融合,相得益彰。

时任伏虎区工委书记主任,伏虎镇党委书记何明锴

改革开放40年,弹指一挥间。何明锴主政伏虎夯实基础建设是20多年前的事了,第二波改革浪潮把他推上波峰浪谷,他主政伏虎8年多,既磨练了他,也考验了他;既有辛勤付出,也有丰硕收获。对小城镇建设这门学问,他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年底,他调任南部县建设委员会书记兼生态环境局长,在离开伏虎的欢送会上,他的告别词深情而委婉,感人至深:

就要离开我工作了10多年的伏虎了,真还依依不舍。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相赠,只想借前不久在伏虎放映的电影《北京人在纽约》中的一段台词来表达我的心意。

女儿宁宁到了美国后,完全无法理解父母的变化和选择,便以父母无法接受的美国式放纵——与一个60多岁的商人热恋,来报复他们。当父亲指责女儿时,宁宁反驳父母说:你们一个乱搞女人,一个象酒鬼,你们象我父母吗?一个人来到这个社会,总是扮演着多种角色。为人父母就应该是个称职的父母,如果你还是一个村长、乡长、区长、县长或者书记,你就应该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果你尸位素餐,玩忽职守,你就会受到群众的咒骂或后人的指责。无论你扮演的是什么角色,至少应该做一个问心无愧的人!电影中宁宁反诘父母的这段话常常敲打着我的心灵,我经常在反问我自己:我是一位好父亲吗?我是一位称职的干部吗?我是一位合格的党员吗?我希望,我们每一位父亲,每一位干部,每一位党员也这样问问自己。这算是我的临别感想,我们共勉吧!

徐子政说:后几届各有建树

年春天,笔者采访了已从伏虎建管所退休的徐子政。说起伏虎的场镇建设,他滔滔不绝:

我是全程参与者、亲历者,伏虎大发展的见证人、受益人。何明锴书记对我不但有知遇之恩,还有开窍之功。年前,我们街上的人小农思想都很严重,把那三分田地当成命根子。何书记喜欢看书,又去沿海学习过,给我们讲市场经济,讲土地的价值转换,讲建设小城镇,经商办厂才能致富。我完全接受了他的这些观念。一村的群众思想解放,热情高涨,使拆迁、建房、兴办市场等各方工作进展都比较顺利。干部群众都逐渐达成共识:大河有水小河满,镇兴家才富。

邓于明书记调来接何书记的班,在第一次与干部见面的大会上讲完话下来,立即就有人上前发问:怎么不谈场镇建设呀?邓书记这才知道,在伏虎不抓集镇建设,老百姓是不答应的。从此他也高度重视了。到他4年调走,政绩相当突出。他迎难而上,着重开发了2社徐家坝那一片,按照城镇规划进行综合开发建设。执行由开发体。特别是明珠广场的建成经历了很多曲折,费了他很多心血,成了伏虎的一大景观。

梁刚书记同样很重视伏虎的场镇建设,修补烂街烂路,改造棚户区,美化旧街道,安装太阳能路灯等等。可惜他只呆了两年就调走了。

现在,伏虎镇又在修体育公园、生态公园。一届又一届的领导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我们相信,伏虎的明天会更美好!

人心齐,泰山移。由于伏虎的领导班子团结奋进、敢为人先,伏虎的百姓会更富足,伏虎的场镇会更繁荣。

资料来源:

1、《人民日报》.7.30.载《中国知名乡镇风采》

2、《南部县志》年版(-4)

3、《南部文史资料》第十一辑:范炳海《唐巴线上一明珠》

4、采访何明锴、徐子政、王隽、贾庆海等

~~~~~~~~~~~~~~~~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5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