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加工

万亿纺织产业陷入尴尬境地,区区50万订单

发布时间:2025/5/23 11:29:41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上相当重要的优势产业,市场空间达到了万亿级,从年开始在制造和批发零售两个领域的纺织服装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2.7万亿元,超过当年中国GDP总额的14%,是仅次于电子信息产业的中国第二大产业部门。

年数据显示,中国纺织业规模占比超全球50%,化纤产量占世界70%,贸易占全球三分之一。

但庞大的基数背后,中小型服装工厂其实近年来过得并不好。由于纺织服装行业整体数字化程度并不高,仍偏向于传统生产方式,产能过剩的纺织服装工厂之间最常见的就是价格竞争。

一个50万的服装单子,表面上只有4家贸易公司在抢,背后可能有8家服装电商供应商,16家面辅料厂和16个服装加工厂。

订单面前,价格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但抢了过来马上又后悔了,质量打了折扣,利润砍掉了一半,工人干得累死累活体统跑路,工厂面临倒闭。“订单不做慢慢死,订单做死得更快”,这就是服装工厂或者说大部分中国工厂中流传的行话。

常年穿梭于中国大陆各个工厂的Sofeast有限公司创始人、精益生产专家雷诺德·安卓兰(RenaudAnjoran)曾说过,他发现,许多中国工厂现在陷入三种尴尬的境地:要不亏损,要不没有钱赚,要不只获得薄利。更糟糕的是,形势还在恶化。“他们要想生存,就必须做出改变。”他说,“如果他们十年之内仍然固守老旧的做事方式,那么他们中至少有50%将会倒闭。”

不仅服装行业,几乎整个制造业都在受困于资金和成本压力,尤其是当下人力成本高企,很多中小企业难以招聘到较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各种生产成本高居不下,工人整体素质不高,整体效率比较低,很多企业要么没生意,要么靠低利润走量维持生存。

今年企业在面临订单减少,甚至被取消订单的同时,如何让现有订单增加利润,这是所有企业正在思考的事。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当下获得长期发展,制造业仍需要在高成本和高质量之间反复平衡,缓慢前行,而精益化和数字化是每个企业都在思考的两个词。

这次的疫情对于整个制造业来说,很有可能成为制造型企业精益化和数字化的分水岭。毫无疑问,未来具备精益化和数字化能力的企业会生存得更好,但应该如何做呢?还需要有人给出答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60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