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市场 >> 探寻快要失去的习俗西北地区老服饰与弹棉花
平利是一方神奇而又古老的土地。以女蜗山周围灞河、黄洋河台地考古发现的多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和出土的数百件石斧、石凿、石锛、尖状器、捕渔器文物推断,早在六七千年以前平利就有人类活动。
“人活三个字,为的吃穿住”。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为平利积淀了浑厚而丰富的衣食住行文化。服饰是指人身上穿的衣服和浑身上下的装饰。泛指服装面料式样、头部发饰和脚上穿的装饰,是自然美和装饰美的融合。
据民国《续修平利县志》记载:“衣,服饰简朴,妇女不尚华美。往日家家机抒。自织老布甚多。”说明平利地方过去缝制衣裳布料都以自产为主。这里专指人工纺线织布。过去,平利地方没有平民服装市场,布匹很缺,但有兴种棉花的习惯。
人们穿的衣裳,大多数都是用自家种的棉花纺线织布或换布制作的。弹棉花的目的是为纺线,就是把生棉经过人工脚踏弹棉机(又称乳花机,也有水车带动的)进行加工,再请弹花匠手工弹打,使之更加松软,成为精棉。
生棉花是从棉树上捡回来的,又称“籽花”,经过乳花机轧过的叫“皮花”,只有经弹花匠加工过后的才称为“泡花”。用于纺线织布的棉花要经过几道工序加工,质量要求非常之高。一般棉花加工成品后,要把纺经线和纺纬线的棉花分开放好,以防混杂。
民间弹棉花的工具一种是脚踏弹棉机,一种是用弹棉弓,都说机弹的棉花不如弓弹得好。弹花弓是木制的长枋,前顶端弯弓形,用一根很结实的牛筋弦从弓头拉直连到弓尾部木头担上,再配一柄弹打筋弦的木锤。弹花锤形状象啤酒瓶,头粗尾细,枣木最好。
弹花匠弹棉用两条长板凳榕起一大张竹帘子,作铺皮棉的架床,用一根竹片插在后腰带上,竹片顶头拴一根吊绳从胸前吊起木弹弓,俗称“悬弓”。然后左手紧握弹弓背面木枋子,右手握锤,有节奏地弹动筋弦,发出“嘣一嘣一嘣,噹一噹”的声音,让筋弦牵起棉花,利用悬弓筋弦的颤弹力把棉花弹松弹软。
经过反复循环弹打,直到把棉花弹好为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商店卖岀的棉花都是用机器加工过的成品。民间手工弹花匠已成为单纯的打棉絮套(又称被窝套)的工匠了。
纺线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前,民间几乎家家户户都置有纺车,专门纺棉线和麻绳子。纺线是大多数妇女的拿手活儿,男人学会纺线者较少。纺线分麻纺和棉纺。麻纺的原料是家种的苎麻,经过去粗皮取精皮泡煮之后纺成细麻绳,专供做布鞋纳鞋底上底绑而用。
棉纺则是用弹好的棉花擀成手指头粗两拃长的棉花条,抽搓一个棉花线头缠在纺车梃杆上的裤套上,一手巧拿棉花条,一手摇动纺车,均匀的纺成纱线,或请民间织布匠织成布匹,或付给加工费以纺成的线团兑换成品大布。
民间称本地织出的棉布为“粗布”、“大布”,用前须请染布店或自己用染料煮成黑色或蓝色,用来裁缝外套衣裤,做内衣就不用染色。民间说用土布做出的衣裳,最大的优点是纯棉织品,暖和而且利汗,对皮肤无害。
自古以来平利就出产苎麻、棉花和茧丝。除了南部高山地带以外,灞河、黄洋河、吉河流域大部分地区都有兴麻种棉的传统习惯,不仅为本地土法纺线织布提供原料,而且还有少量外销。
六十年代末期之后,平利市场上棉纺织品充裕,涤纶、化纤产品陆续面市,民间的纺车也只好退休闲置,弃之不用了。
平利兴桑养蚕历史悠久,但没有专业厂家,缫丝的技术迟滞落后,五十年代前民间有手工少量缫之,二十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靠卖生茧。市面上有少量丝织品,丝绢、丝帕、头包巾之类,系民间工艺加工比较粗糙。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县里建起缫丝厂,也是有丝无织,只能出售真丝原料,市场上的丝绸织品依靠从外面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