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市场 >> 一件衬衫,倒映着改革开放四十年北京变迁感
这是海淀·故事第篇文章
改革开放初期,有这样一群人,从生产队走出来,做起了衬衫;一个出口转内销,又让这个品牌一跃成为中国十大名牌衬衫。一件绅士衬衫里,也倒映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
“做世界最好的衬衫”,走进宽敞明亮的会客室,就能看到墙上挂着这样一幅字。绅士服装的董事长丁宝和先生告诉我们,这是林宗棠先生任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时赠予企业的,也是绅士服装一直以来的目标。
今年70岁整的丁宝和头发依然少见白色,一身笔挺西装,神采奕奕。从三十岁到现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他和绅士衬衫的缘分也延续了四十年。
·
亮甲店村服装厂开办啦
年,是新中国历史上特殊的一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确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政策。当时的中国依然处在计划经济的背景中,工农业生产与商品经营均为强制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个人不得持有私有财产,一切劳动成就都会被均分。当时隶属于海淀区永丰公社的亮甲店村也不例外,集体所有制经济下的生产队,努力为全村的发展而劳作着。
年,丁宝和三十岁,任第三生产队队长。
生产队的工作以农业为主,这对于懂得农业技术的丁宝和而言可谓如鱼得水。不但带领团队漂亮完成工作,年,在国家鼓舞生产队开展“多种经营,以副养农”的政策下,生产队还成立了一个皮件加工厂,进行皮包、挎包等产品的制作,收益很是不错。有了“副业”,第三生产队一跃成为全公社43个生产队的第一名。
有了皮件加工厂做铺垫,年,在海淀区政府帮助下,丁宝和等人与一家外贸公司建立了联系,并且分出人手,派到当时的立新服装厂几个月,对生产技术、经营规划等进行全面学习。就这样,绅士服装的前身——亮甲店村服装厂正式建厂,开始专门制作衬衫。
亮甲店服装厂出口产品质量许可执照
万事开头难,服装厂刚开办的时候境况并不乐观。虽然有外贸公司的牵线搭桥,生产的衬衫不愁买家,可以直接出口外销了,但每个订单都有交货期,又要保质保量,工人们不得不咬紧牙关。手生做不好,就经常熬夜做,不分白天黑夜地连轴转,吃饭也在车间里,赶制好了直接送到海关港口交货。
而外商给出的待遇也很苛刻。丁宝和说,一件衬衫的成本费是一块五,出口售价是五元,折合后还不到一美元,而出口后,这件衬衫却能在国外卖到30美元。“其中工人的工钱才一毛五,每人每天可以做八件,就是一块多钱,但这样的收入已经比农业好太多了,苦也值得。”
厂子不大,又根基浅,和外贸公司关系也只是一般,拿不到太多订单,亮甲店村服装厂不温不火的发展了6年,丁宝和看在眼里,却无可奈何,只能时刻惦念着能否遇到一个发展的契机。正巧年德国“美最时”下了一个急单,一个月做完件衬衫。外贸公司问了各个厂子,都说做不了。就在此时,亮甲店村服装厂接下了这个单子。
这并不是一个理智的决定,甚至可以说,这个决定来源于众人的一腔热血。按照当时60人的规模,件衬衫是两个月的工作量,服装厂勉强“吃下”,已经是想着通过翻倍工作时长的方式拼命赶工,但实际动手一试,却发现做工比想象中更复杂,估算下来竟是两个半月到三个月的工作量。这么一来,再怎样连轴转,也不可能完成的了。单子不能就这样开天窗,丁宝和想,只能请兄弟厂帮忙。
“当时我们不分白天黑夜的干活,白天根本没有时间出去,只能在夜间到别的厂去,有些兄弟厂的厂长半夜三更就跟着我们到厂子里参观,看到我们的职工半夜两三点还在热火朝天的干活。车间里面群情激昂,兄弟厂很受触动,就同意了帮忙。”提起往事,丁宝和依然记忆犹新。
最后,共有朝阳衬衫厂、立新衬衫厂等五、六个厂和他们一起完成了这一单,准时交工。而这一单交完后,服装厂的形势就有了变化,飞速发展起来。不但接到的单子多了起来,服装厂规模也越来越大,年有员工人,年人,每年都翻着倍往上涨。
“那时候号召农村搞乡镇企业,为农民找新的就业机会,我们赶上了这一大潮。”丁宝和说。这可能也是亮甲店村服装厂得以在人数上飞速增长的原因。
·
倾家荡产做绅士衬衫
有了人手,有了口碑,服装厂的境况开始变得越来越好,用丁宝和的话来说,年前是艰苦的,但从年开始,亮甲店服装厂的困难时期已经过去,摆在众人面前的是光明的前途。
而这句话与当时的一件大事是分不开的——物价闯关。
当时的中国,物价管理过于集中,各级价格管理部门掌握着绝大多数商品价格的决定权,生产商品的企业丝毫没有决定价格的权力。每一次价格的变动都流程繁杂,无视市场,也无视价值规律与市场调节的关系,加上固定的生产计划带来的供需不平衡,这也成为制约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一大难题。
年,中国最高领导层对价格改革下定了最大的决心,从4月开始,一系列改革方案出台,物价慢慢放开,随之而来的就是产品的放开,服装厂的衬衫也随之走进了商场。从五元一件,飞快地增长起来,七元、九元、十元……到年左右,已经达到了13元一件的价格。而与此同时,出口的价格却依然停留在五六元的位置,一倍的差价让丁宝和看到了内销的商机,于是他决定,慢慢缩减出口,转为内销。经过四五年的出口内销相结合,之后完全就转为了国内市场。
图为绅士衬衫厂曾用缝纫机
“完全转为内销,是社会潮流和市场经济的推动,我们发展的历史,同时也代表了中国服装行业市场的现象演变。”亲历这一切,丁宝和对这一段历史印象十分深刻。“我们当时有一个信心,倾家荡产创自己的品牌。”
当时国内市场刚刚起步,品牌也不多,相比于国际市场,国内市场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丁宝和提出了“今日倾家荡产,明日日进斗金”这样的口号。“如果我们不了解国际市场,是否会做出这样的决定,还很难说。而幸运的是,我们正好站在了杯沿上,看得到国内市场,也看得到国际市场。”
从年年,八年的时间让大家了解了国际市场最好的衬衫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带领众人下定决心,要做世界上最好的衬衫,创自己最好的品牌。
丁宝和与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先生合影
要做品牌,亮甲店村服装厂的名字显然并不合适了,经历一年的思考和讨论,最终定下了“绅士”二字作为商标的名称,专做衬衫。
“七个‘第一’,矢志不移,千锤百炼,所向披靡。”为了绅士衬衫能够有个良好的发展方向,丁宝和提出了七个“第一”,分别是:商标名字要第一;面料品质要第一;做工质量要第一;包装装潢要第一;售前服务要第一;售后服务要第一;新产品新技术要第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潮流,绅士衬衫勇敢地前行,年,绅士衬衫被评为“中国十大名牌衬衫”,年,又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绅士”获评中国十大名牌
第十三届亚运会指定服装
“绅士”获评中国金桥奖
·现今
我们是绅士服装集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发生变化,我国所有制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在这股浪潮下,绅士服装也迎来了企业体制改革。年,绅士服装正式告别集体所有制的束缚,以一个现代化企业的身份开始发展。
丁宝和也由服装厂厂长,成为了绅士服装的董事长。对他本身而言,这样的改变并不算改变,但他却很欣慰企业能够通过这次改制获益良多。原本的绅士衬衫是集体所有制,工资奖金不能自主决定,所得盈利归于集体却不一定用于发展服装厂,这对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很是不利。而改制后,盈利归企业所有,所得利润便可以用于扩大规模,谋求公司发展。
“一个企业是由一个带头人决定的,决策很重要。我不会因为体制之分就更加用心或不用心工作,也不会有分毫动摇,这一点始终没有改变过。”
在绅士服装的发展过程中,丁宝和始终很注重跟紧时代潮流,保持企业生命力。
什么是企业的生命?丁宝和对此有着自己的理解。
年前,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计划经济,商品奇缺,不需要考虑技术进步,质量好就行。
年到年,市场放开以后,质量好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设计、技术便走到质量前端,成为企业的生命。企业开始开发新的产品,没有新的产品,质量再好也是无济于事。“我们当时专业做衬衫。制式服装没有太大的变化空间,我们针对花色、款式、含棉量、纱织密度、领型等做出的微小变动,就是当时的技术进步。”
到了年以后,有技术也不够了,企业文化一马当先,成为新时代的企业生命所在。他认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切要素都是企业文化。当体制再也不会成为企业经营和管理的阻碍,能否跟得上潮流才能决定企业是否有生命。
“现在的企业要生存下来,产品好只是基础,除此之外,员工素质要好,经营思想要活,社会发展那么快,必须要能够适应社会潮流,市场变化。社会是什么样子,企业就要变成什么样子,这样才能长久发展。”
“任何事物都有生命周期,有一个顶线。”丁宝和说,特别是制式服装,这一特点格外明显。这时就要有其他的经营模式和思维,比如发展其他产品。但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盲目进军新领域,面对不了解的行业,很容易就会被同类型对手击垮。企业扩大规模以后,很多人慕名而来,这其中就有西服、领带等其他产品的业内人士。“这并不是我们刻意为之,我是一个‘条件论’者,一切结果都是条件决定的。”
丁宝和表示,因为招收了很多相关行业的人,有了进入新领域的敲门砖,绅士服装开始集团化发展。“我们现在是一个企业集团,多种体制共同发展,个体、合伙都可以加入,共同使用绅士品牌。以总部和生产基地相结合,总公司和分公司相结合的方式,拓宽自己的道路。”
回首过往,丁宝和十分感激海淀区对绅士服装的帮助。“海淀区对我们支持很大。给我们培训补贴、资金支持,又推动我们技术改造,扩大企业规模。”他笑着说,“我们发展到现在,自豪的是也为海淀区争了光。”
朗读者:杨志佳
杨志佳,79岁,自年退休后,积极参加紫竹合唱团活动,先后担任副团长、团长十六年。现为海淀区北下关殷之光朗诵团团员。杨老除了喜爱唱歌、朗诵等文娱活动,还热心公益,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愿在有生之年,为传播正能量、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一份微博的力量。
采访、文、编辑/张悦
朗读者/杨志佳
音频剪辑/赵迪
图片提供/绅士服装集团
审校/朱牧朗玛
更多海淀人物故事
“村民”陈鸿波:中关村人才的“归去来”
中关村的“保管员”尹世昌:一轮明月照中关,村里村外不一般
纪念改革开放暨中关村创新发展40年系列之纪世瀛:敢“吃螃蟹”的中关村第一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