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加工

最近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事情堆着做不完,时间完全不够用,需要想的事情多,脑袋也不够用。

这半年可以说过得非常充实,趁过春节这段时间,终于可以稍微松懈一下,记录一些有意思的思考,可能比较长,比较杂乱,要继续看的做好心里准备啊。

经历

最近有个很强烈的感觉,过去的事不管好事还是坏事,都会对我们自己都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在车间做一线车工的时候,晚上加班到12点是算下早班了,加班到凌晨更是常事,有时赶货甚至上通宵,那种感受,相信在年左右做过制衣的都深有体会。

但就是在那段时间,积累大量实操缝制经验,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入流的新手到车间缝纫高手,从随心车缝到熟悉收货标准,我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产品,都必须在一针一线中去实践,在大量返工(参看:谁知道呢,也许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中去反省。

后来有机会接手车间质量管理的工作,现在想来之所以也能做得比较好的原因之一,也是因为前面有一线工作基础。

负责车间质量不同于其他部门质检,不单是要在开货前期找到错、漏、差等质量问题,还需要把找到的问题解决掉,解决质量问题时还得考虑员工收入、货期等其他质量之外的因素。

车间的质量问题千奇百怪,总是让人意想不到。

现在还记得,有一次在做一款小外单时,客人按版收货,也就是说质量、工艺完全跟版一样,这款衣服袖肥位置下方,拼一条类似下面图片的宽织带

只是织带有一边的撞色,宽0.2cm,不是完全对称的,不特别注意根本看不出来它不是对称的。

车出来的大货和版一对照,织带刚好车反。

巡查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工序已经做完,成品都出了一部分了,好在这个织带是一整箱,织带也是没取出过拉筒,也就是说做出来的货都是统一的,但是和客人版不一样。

遇到这种问题是很纠结的,返工的话浪费大量时间,不返的话被客人质检员查到,是绝对不会收货的。

后来和主管商量,想了个不太厚道的解决办法,就是把客人的原版的织带拆下来,掉转一个方向,再按布料上的针孔位置,一针一针的车缝回去,重新车回去的衣服,几乎看不出是改过的痕迹,这样客人质检员查货时,对照版和大货就是完全一样的了。

后来接触外发跟单工作,在要求加工厂按质量标准车缝时,他们的管理人员口头禅是:做不到,你做来看,你做得到我们就按这个标准做。

我听到他们这样说我就笑了,然后他们就哭了。

大量的缝制经验,在后来做纸样时,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理解各种工艺做法,省去很多测试的时间。

包括现在的缝制工艺课,没有之前的缝制基础,不可能整件衣服的所有工序,在一个视频教程中做完,没有车间管理质量的经历,就算把整件勉强做完,也可能是在自嗨。

以前有一段时间,特别想学服装设计,下载了矢量绘图软件和教程,我的睡眠比较浅,有时半夜醒了就很难再入睡,干脆起来跟着教程画图。

那时候把这个软件练习得还算熟悉了,后来学设计的热情过了,学的软件操作也慢慢淡忘了,最近做课程资料时又用到了这个软件,常用的操作居然还能记得,也算是意外收获了。

生活

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按理来说,人们应该越来越开心,但经常会听到大家说压力很大,很压抑。

不知谁说过:生活的压力,绝大部分来自于攀比,很小部分来自于生存。

道德经也说:虚其心,实其腹。

道理很多人都懂,也看了无数心灵鸡汤,为什么还是觉得生活不开心?

我之前做过一段时间电商,自己做衣服自己卖,刚做没多久的时候,正好遇到电商小红利期,那一段时间赚的比之前多年的工资都多。

当时心想,照这样下去,很快会摆脱三无(无房、无车、无存款)状态了,对生活充满希望。

好景不长,随着红利期过去,和大量加入的电商大军,流量分散,店铺销量基本只能维持生活,很快陷入进退两难境地:是继续做还是另作打算?

继续做意味着可能投入更多钱、时间、精力,有没有回报也说不准。不做的话,买的设备、布料、各种辅料基本当废品卖。

由于之前销量好,确实比打工强太多,最终决定还是继续再做,并且去学习专业电商运营知识。

经过学习,也并没有改变店铺销量一直低迷的状态,伴随而来的是夫妻关系紧张。

我和老婆做电商之前从来没吵过架,但这段时间吵架拌嘴好像成了常事,吵完后大家心里都很不舒服。

我想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结果,于是上网时有意无意的留意如何解决这种烦恼,直到看到下面这段文字: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

我只记得“曲则全”三个字,全段文字是我网上搜的,是老子的《道德经》其中一章。

曲则全,短短三个字,自己好像知道了该怎么做,又好像并不知道。

当你相信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就很可能会帮到你。

马上搜阅了《道德经》,全篇都是文言文,对于我来说,相当的有难度,但正因为是文言文,靠自己理解,它更能指导你的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我理解的不一定正确,但对我自己而言已经足够。

如果你去搜阅了,它对你没有起到指导作用,那可能是因为你还不相信它。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道理懂了很多,还是过得很烦恼,答案已经在上面了。

习惯

习惯是个有意思的事情,一旦觉得那里不习惯了,一定有什么变了。

在做制衣厂管理工作的时候,有很多次,朋友们提出合伙开厂的意向,我不记得当时是怎么说的,但大致意思都一样,市场不好、有风险。

最近回过头去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发现是源于内心对没有经历过的事产生恐惧感,反过来说就是不想跳出当前的舒适圈,习惯于当前,想改变现状但又不想失去些什么。

当时电商做不下去,在去留问题上纠结很久,纠结的主要原因,现在想来其实就是:习惯于电商的高收入和慵懒的工作方式,其他的原因都是在此基础上给自己找出的理由。

我老婆和我不是一个市的,我第一次去她娘家时,上桌的菜有一盘煮熟切好的肉,和一碗菜汤,像下图中这样。

肉是蘸着辣椒粉吃,青菜可以直接吃,无色无味,看着很没有食欲啊,当时我是吃不惯的。

后来老婆煮饭也会煮这些菜,虽然内心不太想吃,但想着试一下吧,万一不吃不惯就少吃点。

后来慢慢的居然喜欢上这种配菜和煮菜方式,一荤一素,很ok啊,这可能就是大家说的习惯了你习惯的习惯。

工作中、生活中这些大大小小的习惯很多。

之前在广东工作,气候比四川干燥、热气,每天都需要洗澡,一天不洗就会觉得身上油腻,回四川后还是保留了这个习惯。

工作的时候,上班前要习惯性的摸一下兜里,心里默念:手机、钱包、工牌、钥匙。

平时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481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