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发展 >> 我国锂电池发展有多惊艳不到10年时间,就
今天我们给大家讲一个日薄西山的故事,那就是日本如何失去自己锂电池垄断地位的。
锂电池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开始由日本索尼公司实现商业化。与其“前辈”镍氢电池、铅酸电池相比,锂电池可以存储更多电能。
现在,我们很多熟悉的产品如新能源汽车、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都是锂电池的主要应用。年,三位“锂电池之父”还荣膺了诺贝尔化学奖。可见锂电池的发明,是多么重要。
到了年,日本的锂电池产业,已经达到了垄断的地位。凭借垄断地位,日企在中国市场疯狂收割。我们知道,出口能源基本赚钱都少,用技术加工后买回来,那利润就翻番了。日本也是这么赚中国钱的。他们从中国黑龙江、山东等地买进天然石墨作为锂电池原材料,然后,加工成的锂电池负极材料后,再卖回中国。这一来一去,每吨价格可以飙升50万元至70万元,轻松赚10倍差价。这就是人家抢得先机带来的好处。可好景不长,到了年,日本就风光不下去了,《日经中文网》直言,到年,锂电池四种构件的市场份额榜首均被中国企业夺走。中国实现了绝地反击。
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这要从一个人说起,他的名字叫郑永刚。喜欢中国商业圈故事的,很多都熟悉这位大佬。他是百亿富豪,杉杉控股有限公司主席。
郑永刚是真正的白手起家,最开始的工作是货车司机。年,27岁的郑永刚被任命为一家棉纺厂的厂长,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年,郑永刚成立杉杉品牌,做起了服装。到年,公司就做上市了,也是中国第一家服装业上市公司。年,咱们中国打算加入WTO,而且随着中国深度融入世界,各种世界大牌服装涌入中国市场,郑永刚感到压力,于是,他选择了改换赛道。神奇的是,他选择改换的赛道,竟然是锂电池。
就如蝴蝶效应,这个选择,改变了日本锂电池产业的命运。大佬一出手,就知有没有。郑永刚将杉杉集团总部搬至上海,然后用一年多时间,开发了锂电池负极材料。这一下子,终结了日本企业对锂电池负极材料的垄断。杉杉科技随即成为国内最大、全球第三的负极材料生产商。日本的崩溃也就是从这开始的。
当自己不再被垄断后,被人赶上只是时间的问题。“倒霉催的”是,日本在年3月,发生了一场9级地震。这场地震,彻底把日本锂电池产业给“震下去”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地震引发的海啸,直接席卷了布局有核电站和钢铁、石化产业的东海岸。日本一些零部件工厂一下子“瘫痪”,这属于妥妥的天灾。因为日本锂电池产业被海啸席卷,全球的订单就涌向中国,所以也在这一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销量首次超过日本。
然后,就是那个我们熟悉的故事了。中国就是这样,任何产业,只要让中国获得一线生机,处于领先地位,那么,我们就会实现奇迹般的迅猛发展。从年到年,我国负极材料市场狂翻六倍之多。中国涌现了一批巨头锂电池新能源企业。最后,逼得锂电池商用鼻祖索尼,在年将电池业务“甩卖”。
上面我说的是英勇赶上的故事,下面,咱们来聊聊锂电池的未来。锂电池的最大缺点就是成本高。而且,锂在地壳中的储量为0.%,全球储量仅有万吨。本来就贵,需要的原材料储量还少,大家就不约而同的想找到锂电池的替代品。
因此,科学家们将目光投向了镁、锌、钠等元素。最典型的,就是镁电池。镁离子可以携带2个正电荷,而锂离子只能携带1个,因此,理论上镁电池的能量密度可以比锂电池更大。
无奈地是,因为目前开发技术有限,无论是镁电池、锌电池还是钠电池,这些替代品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相当距离。那么我们知道了,大家都看出来了锂电池将会被替代,那么,谁先研发出了替代品,谁不就能拿到下一个产业霸权吗?所以,现在全世界有实力的国家,都在玩命努力。围绕着元素的智慧比拼已经开始。
曾经的锂电池虽然是日本企业开行业之先,现在被中国和韩国后来居上。然后,大家现在吹响霸权争夺战的号角。就连日本媒体也惊呼:关于锂电池的霸权争夺战,已经打响!
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最新消息是,日本汤浅公司与关西大学合作开发出一款轻型锂硫电池,其质量能量密度可达现有锂电池的近两倍。虽然替代品研发还在进行中,但日本率先把锂电池给升级了。这个升级版的锂硫电池,不仅提高了电导率,容量还可达传统锂电池的8倍。用途也进行了升级。不仅仅能用在纯电动汽车上,而且希望有天可以把它用在电动飞机上。作为电动飞机的蓄电池。
看来,日本并没有完全退出锂电池的竞争,凭借其深厚的家底儿,在科技研发领域,那还算是一个角色的!那么,咱们中国目前的锂电池产业,超越日本后,发展的怎么样呢?
根据全球锂电行业白皮书显示,年,全球锂电池电芯设备规模为亿元,同比增长48.9%。今年,就会达到千亿级市场规模。
据悉,像宁德时代、中航锂电、蜂巢能源这样的头部企业都有大手笔投资计划。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大耗资,大利润的行业。在锂电设备上,国产化程度越高,利润就越丰厚。随着锂电行业的国产化越来越高,咱们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零部件的国产化比例也会随之提高。最终,往高精尖方向迈进。前几期,我们聊过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话题。当时,我提到,咱们新能源汽车出口,打的可不是啥价格战。而是真正的拼质量。那真是硬桥硬马。虽然传统汽车产业,中国和国外还有差距,但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国可算是先驱者。所以,咱们去年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成绩,那是相当亮眼。也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欢迎,包括科技一向很发达的欧洲。
今年,锂电池行业也是开年就喜报频传。今年一开年,很多锂电负极材料项目密集上马。
据电池中国粗略统计,一周内对于锂电池的投资金额就超过亿元,产能规划规模达85万吨。可见这个行业,现在是多么的炙手可热。在目前全球负极材料市场,中国负极产能占80%以上。这个市场越庞大,对中国来说越是好消息。目前,行业集中在“三大五小”竞争格局中。“三大”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杉杉股份,还有贝特瑞和紫宸科技,“五小”分别指凯金能源、正拓能源、深圳斯诺、湖南星城、翔丰华。
在替代锂电池的新型材料上,咱们中国也是在紧密的研发。比如,国内不少材料企业都在积极布局硅碳负极材料。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索尼成功将锂电池商业化,到如今,中国锂电池迅猛发展。这三十年的沧海桑田,又上演了一出典型的“中国故事”。现在,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叫“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我觉得,讲好中国故事,真的不用编造,不用技巧。咱们这各行各业出现的传奇故事,本身就是最好的素材。就像今天我们讲的锂电池行业的故事,不就是典型的“中国故事”吗?没有任何故事,比真实更加打动人。也没有任何国家,比中国的这三十年传奇,更加的让人神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