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介绍 >> 从华西村到华西股份天下第一村的不等生
来源:证券日报
年的第一天,是从一个星期三开始的。后来的人们对这一年最深刻的记忆是美国宇航员登陆月球。对华西村的村民们来讲,同一年小五金厂的成立,才是让全村人念念不忘的大事。
小五金厂是穷则思变的产物。年,华西村建村,占地0.96平方公里,全村个村民,每人每天只有半斤口粮。村里多亩耕地,被水洼河沟分割成多块,旱涝无收。
肚里无粮,可日子还要过下去,只能思变。
“不等!无论是老书记时期还是现在,我们都坚持不等。”华西村今天的掌门人吴协恩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不等的结果是历经半世纪的发展之后,华西村从最初集体资产累计元、欠债2万元,到如今华西集团控股家子公司。年,华西再次实现“双增”——可用资金比上一年增长6.99%,缴税比上一年增长2.71%。
华西村从一个小村庄发展成为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吴协恩认为,靠的就是“不等”这两个字所蕴含的主动求变思维,“华西村从建村到现在已有57年,所谓的不等,就是说华西一贯按照中央的精神,结合华西的实际情况求变。”
思变:不能等靠要
江阴市地处江苏省南部,素来都是交通要道,但是,在53年之前,地处江阴市的华西村,却是一点“地利”的红利都没有享受到:耕地小而散,全村人累死累活一年,还是填不饱肚子。
华西村第一位带头人——村党支部书记吴仁宝带着村民走上了农副工商综合发展道路。年,华西村创办了村里第一个工厂——小五金厂,十年中小厂实现了多万元的产值,为华西村年至年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后的十几年,华西村的农村工业化之路越走越远。除五金加工厂外,华西村还办了农具厂、编织厂等七八个小厂,直接向工业化走去。
走在经济发展前列的华西村,后来的发展轨迹却和大部分村庄不同。年,在“分田到户”改革政策背景下,华西村继续选择了集体经济,土地依然归集体所有。在已有的工业底子上,华西村继续兴办了小织布厂、钢板厂等十多个小型企业。农民变成了工人,村庄开始城镇化建设,平房变成楼房。
到年,华西村已经成为了江苏省首个“亿元村”,名声渐渐扩至全国。至年底,华西村已创办大小企业20多家,年产值5亿元。年,江苏华西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到今天,集团拥有八大公司,60多家企业。年7月份,顶着中国农村第一股的头衔,华西村正式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开创了村庄企业上市的先河。
熟悉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上世纪90年代,我国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补充。华西村所在的无锡江阴市是乡镇企业的发祥地之一。
年2月份,由原江阴钢厂改组而成的江阴兴澄冶金股份有限公司(现为模塑科技)作为江阴首家上市公司登陆A股市场。紧随其后,“法尔胜”、“华西村”、“江苏阳光”等纷纷登陆资本市场。
对当年的很多乡镇企业而言,如何厘清自己的主营业务,夯实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基础,是决胜未来的关键。
求变:经营要现代化
将时间再倒回到年,华西集团成功组建,下属8大公司,58家企业,拥有钢铁、毛纺、化工、铝型材、铜型材、带管等6大生产系列。通过在众多产业中遴选,华西集团最终集合毛纺与服装主业以及热电、商业等板块打包上市。
说起年华西村上市的事,吴协恩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这让集团下属企业在管理上有了一个新的提高。“华西村的上市主要不是为了简单的融资,更多考虑是以外促内,把华西的企业从游击队变成正规军。”
在吴协恩看来,上市于华西村来说收获了比资本更重要的东西。“一方面,我们的财务管理、企业管理、法人治理能力等都实现了很大的提升,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消失了。另一方面,上市也进一步解放了我们的思想,让我们意识到股权多元化才是实现企业合作共赢的关键。”
在外界眼中,华西集团的高管很多都与吴家沾亲带故,或者是华西村党委会成员,这样的管理思路被视为“家天下”。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事实上,在用人制度上,华西村一直保持着开放的心态。
吴协恩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华西村就实施了引进优秀人才的计划,“当时更多的是传统产业的人才。”目前,华西的企业高管中外来人才占比39%,中层干部中外来人才占比59%,员工队伍整体的外来人员比例超过92%。
记者了解到,目前华西股份的高管团队就是从外边引进的高端人才。上市公司董事长汤维清来自招商证券,此前曾供职于多家基金公司。
自年上市至今,华西股份共经历3位董事长,前两任董事长都是华西村村党委成员。年9月8日,华西股份第六届董事会选举汤维清为公司董事长。目前,汤维清同时任华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一村资本有限公司董事长、一村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此外,从去年开始,在引进高端人才的基础上,华西村实行岗位竞聘、同工同酬,加速人员流通市场化、岗位分工精细化、达到工作效率最大化。这是一个为期三年的改革试行期,改革共涉及三个层面——人事改革、制度改革、股份改革。
提及股份改革,吴协恩向记者介绍,在新的股份分红模式下,中心村村民间接持有的华西集团股份维持在25%,华西村村民委员会集体控股部分为75%。未来会视发展情况拿出一部分出来,用于吸引和激励外部引进人才。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新的股份改革已取代过去在华西实行了多年的二八分红模式。从年1月1日起,在企业中,华西村中心村村民与外来员工同工同筹。
人才的补充和现代化经营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上市初始华西股份资产总额2.22亿元;上市近20年,截至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达到.62亿元。
豹变:看好服务业和高科技
改革开放40年,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转变。在改革浪潮下,“转型”也始终贯穿华西村产业的发展历程中。
年11月份,吴协恩接任华西集团总经理,次年7月份,全票当选华西村党委书记、华西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也正是在吴协恩担任村党委书记后,他通过调研意识到钢铁、化纤行业出现产能饱和,于是决定,华西村从钢铁减产提质入手,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改升级,坚持不扩产,陆续关停9家能耗高、效率低的企业。
祖籍安徽的汪方能从年来华西至今,已在华西干了15年,现担任华西股份特种化纤公司副总经理。这家公司目前是华西股份销售收入贡献最大的板块。年年报显示,华西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8.24亿元,其中,纺织化纤实现营业收入22.2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8.19%。
汪方能告诉记者,过去上市公司包含着商场、电厂、毛纺厂、码头等多个实体性产业。“瘦身”后,上市公司实体板块只保留两块资产——一个是纺织化纤,一个是仓储业务。近年来,化纤厂经历了从服装面料向生产湿巾、面膜等新产品的转型。
谈及华西股份的发展,吴协恩坦言,华西虽然上市了,但大家对上市的功能,对上市后的发展重视得还很不够。为此,这几年做了调整,改革力度也较大。
近年来,华西股份在上述两大实体板块的基础上,将触角延伸至金融服务业,建立了包含并购投资、创业投资和资产管理为核心的金控平台业务。年年报显示,公司投资管理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4万元。尽管目前该板块的业绩贡献比例不高,但却是华西股份的重点发展方向。
交谈中,吴协恩告诉记者,华西今后的发展就是三轮驱动,传统工业是基础,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是发展的主要方向。华西股份将在搞好传统工业的基础上做好金融服务业。
在吴协恩看来,传统工业实现差异化、特色化也是可行的,在细分企业、特殊领域成为佼佼者,也能有所建树。“我们不能简单的为转而转,这样,企业是做不好的。只有靠技术改造升级,才是最好的策略。”
对于华西股份未来规划,吴协恩谈到,“到合适的时候,甚至可以把传统纺织业退出来,为高科技发展和金融服务业让路。”吴协恩强调:“一切以有利于上市公司升级发展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