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介绍 >> 岱岳区山口镇油坊村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
通讯员巩永卿
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油坊村坐落在泰山东麓,汶河北岸,紧邻济泰高速,总面积77.4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7.93公顷。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种植苗木花卉。全村共有常住人口户,人。主要支柱企业为钢管生产、压力容器改造、木器加工、食品加工,人均收入2.2万元。油坊村是泰安市第一批小康村,油坊村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文明村镇、文明示范村、小康村。
建强支部,强化网格治理。油坊村选出一只团结、上进、务实的村“两委”班子,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教育;坚持村务、财务、重大事项公开。实施“村干部联片包党员、党员联户包群众”的网格化管理,全村分为4个网格,将户家庭承接在网格中,网格长由有责任心、有威望、常年在村生活的共产党员担任,形成以“村‘两委’成员、党员志愿者”为骨干的党建网格队伍建设,“群众吹哨、网格响应”的工作机制。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基层自治“一张网”。统筹做好小组内的理论学习、信息采集、政策宣传、公共服务、矛盾化解等工作,努力做到“小问题不出门、大问题不出组、难问题不出村”。建立并完善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内外兼修,夯实精神文明根基。村支部整合场地、人力、活动等方面资源,高标准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信用理发店、暖心食堂等平台,打造集学习培训、专题讲座、文化普及、休闲娱乐、优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活动阵地。同时,做好功能融合,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作为开展党员活动、道德讲堂、村民议事、道德评议、红白理事会等活动的集中场所,有力推动移风易俗和村民自治作用发挥,制定实施《移风易俗管理组织和规定》《文明示范户评选制度》,让文明实践更加深入基层群众,不断夯实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基础。当下油坊村正规划建设平米的村史馆,力图展现油坊村在改革机遇中的党支部班子团结一致,百姓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让一代又一代油坊人不忘过去,不畏将来。同时修缮村内百年古树、古井,讲述背后的故事,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好村落文化根基,留住乡愁。
科学规划,乡村面貌换新颜。以市级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为抓手,大力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村内以物业管理模式运行,以“缴纳物业费+专人清扫+自觉保持”的卫生清理机制,形成了“党员带头、发动群众、长效保持”的治理经验。投资多万元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主次街道硬化㎡,硬化率实现%;安装路灯盏,电力、联通、移动电缆下地改造多米;粉刷墙壁平方;路旁、村旁栽种木槿、玉兰、樱花等各类绿化苗木5万余棵;每年投入20多万元进行环境整治,配套各类环卫设施。灌溉水源充足,全部铺设地下管道约米。规范农村生活污水排放,建设污水处理站1处。规划停车位余个。年,村委投资万元建成油坊公园,占地1.4万平方米,村集体每年投入5万左右以增加健身器材、定期修剪花木、铺设特色路、丰富公园配置、规划广场舞场地等。在这里,一年四季,景色更迭,足不出户享受鸟语花香、小河流水、绿树成荫。
盘活沉睡资源,巩固脱贫成果。盘活闲置资源,流转土地余亩,提升土地效益,达到村集体经济每年收入60万元。为鼓励村民创业就业,将一处闲置地皮和厂房以低于市场价格租赁给本村村民,创办了小型服装加工厂和面条厂,消化了村内40余名剩余劳动力,实现了村民家门口就业。村集体兜底保障困难群众,优先聘请困难群众进行全村疫情防控、防火防汛值班、卫生维护、苗木修剪等工作,采取“记工”方式发放报酬,让困难人员既能摆脱“等靠要”思想,同时赚钱赚得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