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加工

乡村振兴传统苗绣绣出别样精彩

发布时间:2023/3/7 0:05:30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方法 http://m.39.net/pf/a_4591206.html

下“绣花功夫”过精彩日子

“我们扶贫车间的香包卖到了香港。未来,我想带动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3月30日,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负责人杨文丽接受采访时说。

化屋村,过去叫“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这里山势雄奇、水域宽广、风景如画,被誉为“乌江源百里画廊”。

年11月,杨文丽创办化屋村扶贫车间。从最初的10人团队、5台刺绣机,发展到如今的36个员工、20台机器,去年产值多万元。

杨文丽介绍,苗绣分手工绣和机绣。一件手工绣的“歪梳苗服饰”要卖到上万元。

在杨文丽看来,传统服饰与现代工艺结合、与新媒体营销结合,不仅是走出发展的新路径,更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苗绣、喜爱苗绣。

杨文丽介绍苗绣服饰

苗族女子自小就会学习刺绣,“小时候看着妈妈在灯下刺绣补贴家用,我就想,什么时候苗绣能被更多的人知道,家里生活能好起来。”

现在,杨文丽小时候的愿望已经实现。在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杨文丽作为扶贫车间的带头人,以苗绣、蜡染作为特色产业,生产的苗族服饰及手工艺品不仅受到广大游客的喜爱,还在电商直播带货中受到网友的追捧,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杨文丽原本与丈夫在其他地方从事刺绣事业,得知化屋村开设扶贫车间,经营刺绣业务后,两人主动提出回乡创业。随后苗绣、蜡染等成为化屋村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吸纳了数十名村民就业。

黔西县新仁乡化屋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民族刺绣扶贫车间,是新仁乡化屋村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34户名搬迁群众在家劳动力就业问题,引进原化屋村水库搬迁移民、党员尤华忠创办的一家苗族刺绣服装加工厂,主要生产苗族服饰及手工艺品等。

目前,该车间有刺绣车间、缝纫车间、蜡染室、设计师、裁剪室、产品展示间等厂房18间,拥有缝纫机16台、高速绣花机2台。解决当地群众就业30人,其中固定职工25人、临时工5人。

“车间生产的服装主要是女性苗族服装为主,还有一些手工艺品等。”杨文丽说,苗绣服装色彩较为丰富,充分表达了苗族人民热情圆满的美好意愿。目前车间年生产苗族服装可达套,实现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化屋村扶贫车间的工人在工作

苗族服饰较为尊重个性,善于自行设计图案,并用不同材料进行装饰,具有颜色艳丽、图案多样等特点,无固定款式,主要分为传统和现代2个大类。

这2个大类服饰围绕本民族文化中的花纹、图案等基本元素,结合不同购买者对颜色、种类、款式的喜爱,可以设计生产出独一无二、不同风格的多种服装。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苗绣服饰和手工艺品,杨文丽在今年聘请了一位专业设计师,结合传统与时尚,希望设计出更多受到消费者喜爱的产品。

为了紧跟年轻消费者的市场,杨文丽尝试直播带货。开始的时候人不多,后来观看的人越来越多。如今,车间的苗绣成品有近70%是通过直播带货销售出去的。

一场直播,杨文丽销量最好的时候能卖十几套民族服饰,交易额达到5万元。

春节期间,杨文丽最大的一笔订单来自黔西县一家歌舞表演公司,多套服装。

最近,杨文丽明显感受到,来化屋村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时常会出现拥堵的状态,甚至从观景台堵到了广场。

村民们不再外出打工,在家开起了农家乐。“村民们现在吃上了‘旅游’饭。”杨文丽笑着说。

前不久,车间还来了北京、四川、香港的外省游客。香港游客告诉杨文丽:“化屋村的风景美、天气好、村民热情好客。”

化屋村扶贫车间的工人在工作

临走时,香港游客还买了蜡染的香包。“得到外省游客的认可,心里很高兴。”杨文丽笑着说。

27岁的张应是扶贫车间里的缝纫工,在车间工作两年。没来车间上班之前,她在家带孩子,没有经济收入。后来,夫妻俩把小孩送到附近的镇上读书后,她便有了在家附近找工作的念头。

“孩子周一送学校,周五接回家。我的空闲时间一下子多了,想找个班上。”张应说。

后来,她便在车间上班,现如今,一个月有元的工资。张应说:“补贴家用,够了。重点是离家近,照顾小孩老人也方便。”

扶贫车间的发展如今已经步上正轨,杨文丽今后将大力发展苗绣,从而让更多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未来要持续发扬苗绣文化,带动产业振兴,带领乡亲们为新生活继续奋斗。下‘绣花功夫’,让日子越过越精彩。”杨文丽说。

苗绣“让妈妈回家,带妈妈脱贫”

在七绣坊的产品制作间,绣娘们娴熟地穿针、挑线、绣花,一件件精美的苗绣便略见雏形。

位于湖南湘西花垣县石栏镇的七绣坊成立于年,是一家专门从事苗绣培训、生产、加工于一体的公司,也是“让妈妈回家”项目的示范基地,现已培训逾千人次的苗族女性学习苗绣,有签约绣娘余人。

年近四十的向隆妍便是其中一员。为照顾年幼的孩子,她3年前放弃在外的打工生活回乡,来到“让妈妈回家”苗绣创业培训基地学习苗绣。靠着这门手艺,向隆妍如今每个月都有一笔不错的收入,“淡季每月有多元,忙的时候能拿到多,也不耽误照顾孩子,很满意了”。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山峰林立,峡谷纵横,风光瑰丽独特;文化绚丽多彩,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赶秋”,以及百余项国家级、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然而,贯穿其境的武陵山脉给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阻力。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当地村民掀起了一波波的外出务工浪潮,很多村寨只留下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没有了人,许多非遗项目开始陷入无人可传的困境和濒临消失的风险。如何让非遗传承不断?“让妈妈回家,带妈妈脱贫”是当地政府、企业、传承人等共同给出的答案。

湘西苗绣“让妈妈回家”

全国第二个传统工艺工作站年3月在湘西州挂牌。随后,湘西州文化旅游广电局组建调研组从湘西苗绣的分布、传承、图案寓意、制作手法、经济效益、存在困难、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调查,全面掌握湘西苗绣的生存状况,并提出了“让妈妈回家”计划雏形。

该计划旨在政府各部门互相协作、文化企业聚集发力、高校和传承人共同参与的模式下,通过非遗产品生产过程对非遗项目进行保护,扩大非遗传承人群,激活非遗原有生存常态;并通过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运作模式和共赢模式,发挥非遗项目社会经济效益。

近年来,湘西州委、州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机制的通知》《关于发展文创产业带动城乡妇女就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对非遗扶贫给予政策引导与支持。湘西州本级财政解决年度资金近千万元,用于州内传统工艺振兴与非遗扶贫奖补政策落实落地。

在政府和工作站的推动下,湘西州非遗产品生产企业快速成长,年全州各类文化企业达余家,从业人员数量达6万余人,实现文化产业产值35.13亿元,产品销往国内和10余个国家和地区;涌现出七绣坊、农家女、比耳竹编、承菊织锦等一批代表性企业。如今,湘西州非遗工坊、基地、传习所等增加到94个;从业人员增加到余名,人均普遍增收千元以上。

一针一线绣出致富路

七绣坊负责人石佳是一名“80后”,年在外创业已有所成的她在返乡探亲中发现家乡留守儿童人数超多的现象后,便决定在家乡投资产业,创造就业岗位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曾经苗绣只用于我们的生活中,现在已经成为村寨子里很多妇女的主要收入来源。在众人眼里,苗绣是非遗;与我们而言,这就是生活。”石佳说,很多在外务工多年的妈妈们都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她们或在车间,或“足不出户”在家刺绣,每月就能增收一两千元。

回家的妈妈们不仅经济收入增加了,也实现了自身的独立发展。花垣县十八洞村村民、苗绣非遗传承人石美梅曾在外务工,年回乡创业成立合作社,常年聘请8名绣娘,从事苗绣生产和传承培训。现在,苗绣已成为十八洞村的特色产业,给绣娘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为乡村旅游增色。

“让妈妈回家”计划促使湘西州优秀的文化遗产资源转变为优质的脱贫致富动力,实现了非遗项目的鲜活传承,也圆了湘西农村妇女回乡就业之梦,让山区儿童的心灵和身体都不再“留守”。

(来源:未来网、中国新闻网、多彩贵州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5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