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优势 >> 唐山小山老字号ldquo连昇祥
民国时期在唐山小山有一家著名的老字号“连昇祥”洗染店,这家洗染店交活快、质量好、收费合理,染出来的衣服颜色牢固,不易褪色,由于服务周到闻名全市,深受市民喜爱和认可。
(“连昇祥”洗染店)“连昇祥”洗染店创始人为张曾老先生(化名)。张曾生于清光绪十三年(年),北京市怀柔县杨宋镇耿辛庄人,于年从北京怀柔县耿辛庄来到唐山发展。(张曾老先生像)最初张祖先生(化名)在唐山火车站长司(站长)公馆扛活打工,后来到他父亲张曾先生的商店打理生意。张家商店位于马家屯,西侧便是我市著名“一中”的前身(即河北省立第四中学)。当时这个学校的学生多为贵族子弟,商店主要为学生提供商品。最初有些学生不愿意自己洗衣服或衣服褪色自己染,学生提议让商店代洗、代染、他们付费。张曾老先生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生意,便开始为学生洗染衣服,还免费熨烫整理衣服。为了将生意经营的更好,还请来专业洗染师傅为学生打理衣服。因为加工出来的衣服质量好、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清代和民国时期我国民间染布都用的是植物、矿物天然染料,极易褪色。所以催生了洗染行业的出现。张曾老先生了解到有一种进口染料效果特别好,只有天津利兴商行有出售,它是德国生产的化学染料,他就从天津购回染料使用、效果极佳。那时在唐山洗染业因成本问题,很少有人使用进口化学染料,因为使用了德国染料染出来的衣服,颜色鲜艳,牢固不褪色,一时间在校内外有了名气。不但是省四中师生常光临商店洗染衣服,甚至还有很多学生家长和市民都纷纷前来打理服装。小店的生意越来越兴隆起来了。这样商店出现人手不足,张祖老先生便将在北京王府井大街裁缝店学徒的儿子张先生叫回唐山协助父亲打理生意。张先生年生于北京怀柔县耿辛庄,年去北京学徒至年。来到唐山后,因为在开滦工作工资高,张先生本想去开滦做工。但回到唐山后,见父母的洗染店一天到晚忙的不停,父母也有让张先生接管洗染店的想法,自己还有加工整理衣服的手艺,便决定和父母一起经营洗染店。后来张先生很快就能自己独立经营了。张先生勤奋聪慧、手艺精干,将洗染店打理的井井有条。他发现因商店处在的地理位置较差。这里居民少,商店经营遇到瓶颈,很难扩大生产,他就计划搬迁到小山商业中心去发展。年张先生在小山新莱市街选好四间门市小楼,门牌号为54号,并将其购下,商店的名称没有更名,还继续使用原名称“连昇祥”洗染店。(“连昇祥”洗染店位于新菜市街54号)新菜市54号房产是南北临街,新店面是面朝西的两间门市房,与东侧两间房屋相连,门面朝西。一层四间,二层是一间和露台,露台主要是晒衣服用,四周设有花式女儿墙,一层四间的前两间是门市,同时也是打理衣服的操作间。后两间的南间房是洗染用的操作间,北间是住室。新洗染店北邻便宜街(胜利路),南邻新成街,北侧是一家服装加工商店,南侧是一家牛羊肉肉铺和小饭馆,对门(西侧)就是小山“大世界”、大陆饭店创始人白月亭家宅的东墙,属于唐山小山商业中心的地段。张家夫妇俩,心地善良,与邻居之间关系就像亲人一样。有事就帮。张家夫妇,只要见到商店门口有乞讨人,总是舍食舍衣、从不让乞丐空手而归。张夫人为人真诚、聪慧善良。夫妇俩将洗染店的生意做的红红火火,成为了小山著名的洗染店。夫妇俩还多次出资资助唐山地下党张宇峯同志,帮助他解决困难。
?(张宇峯像)张宇峯,丰润三女河村人,早年投身革命。年唐山解放时张宇峯是接收大员。解放后,曾任江苏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唐山解放后,张先生当选为唐山市路南区人大代表。年“公私合营”时期,张先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主动加入唐山第一洗染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并担任主任。后来又成立了唐山市洗染业高级合作社,张先生任经理。以后,又成立唐山洗染厂,张先生担任厂长。“连昇祥”洗染店历经张家三代人的努力和奋斗、成为老唐山百姓家以户晓的名星洗染店。
来源:张家知情人士口述图片:张女土提供。
文/周同年
绘图:赵以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