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优势 >> 这座新城里有条以余杭命名的路
余杭晨报原创记者周铭贾国勇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华鼎千人工厂生产场景
6月24日,端午节前一天,贵州省天柱县联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的新市民·追梦桥服务中心,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多位安置点的居民正在参加“品味端午·传承文明——联山易地搬迁安置点年端午节”主题活动。
现在,这些居民都有了一个新身份:新市民。夺得活动第一名的蒋玉秀笑着对记者说:“做了一辈子山里人,没想到老了还可以搬进县城变成城里人,可以像城里人那样生活,想想挺高兴的!”
13时,不慌不忙走在上班路上的龙春燕对记者说:“从家到工厂,步行不到五分钟,实在是太方便了。”杨彩霞上班的地方是华鼎(余杭)服装产业园,就位于安置点居民区边上。
余杭区援派挂职干部、天柱县扶贫办副主任姚垚告诉记者,联山安置点是贵州省5个安置搬迁贫困户超过2万人的集中安置点之一。如何让这些搬出大山的村民在城里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不仅是当地必须破解的难题,也是余杭东西部对口帮扶天柱工作组的工作重点之一。
6月中旬,记者第三次探访联山异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里已经有了一个城市新社区的模样:私家车、公交车行驶其中,商店门口人进人出,工厂正常开工,老人和孩子们在社区小广场聊天玩耍,从一张张笑脸上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幸福和满足。记者在这里发现了以“杭州”“余杭”命名的道路,诉说着不一般的故事。
方便下个楼就能直接上班了
龙春燕下了碗面条当中饭
龙春燕的家在安置点C8栋,位于15楼的新家是三室一厅,从阳台放眼望去,天柱县城尽收眼底,通风好、采光好、景色好,称得上是“无敌城景房”。
因为中午休息时间短,龙春燕简单下了两碗面条,解决了自己和女儿的午饭。杨彩霞在天柱华鼎服装厂上班,是一名生产线上的缝纫车工。“我曾去余杭的华鼎总部培训,前后共三个月,不仅学到了技术,也开阔了眼界。”龙春燕笑着说。
龙春燕的家距离工厂非常近,每天来回一趟不超过10分钟。目前,在联山安置点,像龙春燕这样的服装生产线女工有多名。她们能够就近就业,得益于余杭东西部对口帮扶天柱工作组的谋划和努力——大胆嫁接浙商基因,将服装产业引到天柱。
通过招商,余杭东西部对口帮扶天柱工作组将余杭区服装龙头企业——华鼎集团引到天柱落户,并将厂址选在联山安置点,兴建了千人服装制造厂。同时,由余杭帮扶资金出资万元建造的平方米多层标准厂房和产业园已建成交付,全面达产后约可吸纳就业人员0名。
华鼎千人服装厂和服装产业园的兴建,除了让联山安置点的劳动力能够就近就业,走上务工脱贫的道路,还可以培育和孵化一批本地人创办的小型服装扶贫工厂,在联山安置点形成规模化服装加工产业集群,使服装加工成为余杭东西部对口帮扶天柱的另一个亿元级项目。
吴国基是天柱当地人,在广州的服装厂打过工,不仅学会了服装加工技术,也摸到了服装厂管理的门道。为了照顾女儿,吴国基和爱人回到天柱,开办了一间服装加工作坊。
当吴国基得知余杭东西部对口帮扶天柱工作组鼓励本地人在华鼎服装产业园创办服装厂的消息后,他立刻毛遂自荐。经过考察调研,工作组决定帮助吴国基创办小型服装加工厂。
现在,吴国基的工厂运营正常,华鼎千人服装厂和工作组还帮他联系订单。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我现在这个服装厂比以前的小作坊好太多了,设备先进,订单不愁,不仅自己富裕了,还可以让安置点的乡亲在我这里打工挣钱。”
余杭区援派挂职干部,天柱县县委常委、副县长胡彪告诉记者,通过千人工厂“大船”的示范引领,带动众多本地小型服装加工厂、配套服务商等“小船”,打造天柱县服装产业发展的“联合舰队”,有力促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和就业体系建设,构建了富有市场竞争力的扶贫产业集群和可持续发展的脱贫造血机制。
天柱县联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居民楼
安心家门口就可以看病了
杨国荣医院麻醉科副主任。今年4月,他医院担任副院长,医院副院长。
作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联山安置点社区人口集中,其中不少是老人和儿童,贫困户占了很大比例。医疗需求大,卫生健康工作任务重,压在杨国荣肩上的担子着实不轻。
“还好我的前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现在要做的是进一步完善,医院的作用发挥好,解决联山安置点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杨国荣笑着说。
杨国荣口中的“前任”,医院副院长谢洪波,他是来自余杭区妇幼保健院的儿科副主任。谢洪波告诉记者,医院时,这里既没有技术过硬的医生,也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医院,其实就是一个诊所,“那个时候,医院门可罗雀”。
谢洪波在余杭东西部对口帮扶天柱工作组的帮助和支持下,先是通过天柱县卫计委选调医生,然后发动余杭区爱心医院捐赠医疗设备,医院的软件和硬件。为了取得联山安置点群众的信任,谢洪波采用“在小区免费义诊+在医院亲自坐诊”的方式,将需要看病的群医院。
生活在安置区的老人笑逐颜开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联山安置点的医院看病,医院的就诊量大幅提升。“其实,安置点的群医院看病并不方便,从内心来说,他们还是希望在家门口就可以看病的。”杨国荣说。
接过帮扶接力棒的杨国荣,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同时,医院开设“治未病”科,重点在“治未病”上下功夫,努力切断贫困与疾病之间的恶性循环,抑制未来因病致贫、返贫的人口增量。医院日臻完善,对安置点的群众来说不仅仅是方便,更是一种幸福生活的体现。
幸福家门口的“大超市”开建了
农林产品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
记者见到方益时,他正穿着雨鞋在泥泞的施工现场踏看工程进度。这个工程是天柱县联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林产品物流中心。
方益是余杭区临平新城的一名90后干部,今年4月受组织委派,到天柱县联山街道担任副主任。建设规划出身的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紧盯联山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农林产品物流中心建设。受疫情影响,这个项目的启动较原计划推迟了近2个月,工期非常紧张。
为了抢抓时间,方益从前期审批、设计入手,反复与勘察、设计、审批部门对接,从专业角度提出建议,帮助压缩项目前期时间。项目开工后,他一有时间就扎进工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坚守在一线,严把质量关口,严控工程进度,严守安全底线。
方益告诉记者,这个项目主要是为完善联山安置点的生活配套,方便群众的生活需求。“就像一个商业综合体,你可以在这里批发零售家禽、蔬菜、油茶等农业、林下经济产品,还可以收发快递。”方益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轻声对记者说。
农林产品物流中心项目由余杭东西部对口帮扶天柱工作组和天柱的另一家帮扶单位深圳华侨城各出资万元,拟建3层,建筑面积平方米。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租金收入万元,帮助名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可从事农林产品批发零售、快递物流、电子商务、教育培训、超市和餐饮等领域的经营活动,激发安置新城创业活力;可通过培育创业主体,以创业促就业,帮助人左右实现就近就业;可以利益联结建档立卡贫困户1人,每人每年获得分红元。
“现在安置点的新建幼儿园已完成规划,新建小学也提上了日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让天柱人民羡慕的联山新城就会出现在我们面前。”望着安置点的高楼,胡彪感慨道。
编辑: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