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优势 >> 中美制造业产业存在着哪些差异,产生差异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产业内分工不断深化,大量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当两个国家处在同一时间点时,由于经济总量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也不同,进而导致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一、中美制造业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深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可以分为三大产业:以初级产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二次加工的第二产业;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的第三产业。其中,制造业是第二产业的主导产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部门的分工不断细化,涌出大量新兴产业。当两个国家处在同一时期且经济实力差距较大时,由于所处发展阶段不同,进而导致两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存在差异。
二、中美制造业产业结构差异性的具体表现
中美制造业产业结构差异性体现在制造业内部构成上,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化随着工业化发展进程而变化。而制造业向外部进行产业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国际五次产业转移中承接和对外转移制造业产业的过程。
(一)中美制造业产业结构差异性的形成阶段
-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具有劳动力、资源要素的比较优势,而美国制造业具有技术、资本要素的比较优势。本文选择与作为时间节点,分析中美制造业产业长期互补性趋势,有如下两个原因:其一,年是中国从原始的农业国向工业化国家迈进的开端;其二,年是美国重振制造业的动因。
(1)-: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前
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期,美、德等发达国家和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国家,将国内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及低技术、高能耗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至中国等东南亚发展中国家。中国利用第三次和第四次国际转移,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产业承接国之一。
中国凭借廉价的劳动力、丰富的土地资源等生产要素优势,逐渐发展为“世界工厂”。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对日本等多个亚洲国家经济冲击较大,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发生变化。依靠传统劳动力竞争优势,中国逐渐成为承接欧美和亚洲“四小龙”链条转移最多的国家,“中国制造”得以在全球迅速扩张。
-年,中国制造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以为节点,增速明显加快,中国制造业链条的梯度转移利用制造业低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及资本优势,基于全球化互补效应的背景下,外商投资和生产外包成为发达国家获取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2)至今: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
年后,中国劳动力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于年达到刘易斯拐点。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年以后,印度等东亚国家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国际竞争优势不断增加,将成为新一轮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承接国。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投资促进上下游制造业的增长的作用逐渐减弱。由于房地产投资的不断增加,与制造业形成“挤出效应”,导致制造业生产成本增加。
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提出重振制造业战略,第五次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双向转移”现象。一方面,制造业产业链高端环节回流至美国等发达国家,由于年金融危机对发达国家经济的影响,美国等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战略,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增加国内就业率,因此,呈现出高端制造向发达国家回流的新趋势。
另一方面,制造业产业链低端环节向新兴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的以出口或代工为主的中小制造企业由中国向越南等新兴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由此可见,-年间,呈现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单方向产业转移。
年以前,中国对美国出口制造业产品主要以纺织品、鞋靴制品、家具制品等低端价值链产品为主;而中国对美国进口制造业产品以运输设备、飞机、航空器、电子精密仪器设备及其零部件等价值链高端的高技术产品为主。
其中,美国对中国的轻工和电子产品的需求是对美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中美制造业之间存在显著的技术差距,此时中美制造业产业以互补性为主。年以后,随着中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全球价值链地位不断提升,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商品结构出现“质”的变化,中国的资本密集型产品中的机电产品竞争力提高幅度较大。
而美国产业面临严重的“空心化”问题,需从中国大量进口工业制成品,原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技术产业也面临中国的挑战,导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增加,进而减弱了美国全球经济霸主的地位,中美制造业产业互补性减弱,美国开始加快制造业回流潮,逆势现有产业格局。随着年新冠病毒的蔓延,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的意愿更强烈。而中国近年受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增加,中美经贸摩擦频繁等因素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代工厂出现向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现象。
(二)中美制造业产业内部构成中的差异性
中国以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为主导,而美国以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为主导,中美两国产业结构差异性较大。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承接制造业的跨国转移、发展“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已成为全球的制造中心。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升级,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就业总量均发生变化。从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第二产业发展较平稳且稳定在50%左右,仍处于主导地位。制造业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相关。
-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现持续下降趋势,由年的70.5%下降38.1%,其中,-年年均下降速度达到3.49%,说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
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就业比重上升较为缓慢,-年期间呈现短暂下降趋势,-年恢复增长趋势,这是由于中国年以来,工业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劳动力就业数量随之增加,但由于年实施“减员增效”政策,导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呈现一定幅度的下降趋势,年后,工业的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又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出来,有利于增加吸纳劳动力能力,进一步实现多元化劳动力就业方式。
美国年以来,一直处在工业革命主导角色,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产业结构呈现现代化特征,服务业生产总值占比远超制造业生产总值占比。
(1)中国制造业构成:以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为主
改革开放至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处在工业化初期向后期的发展阶段,制造业未形成优势行业,国际竞争力量较弱。-年,中国制造业低技术与中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出口占比和达到50%以上,而中高技术和高技术的资本密集型与资本技术密集型出口行业不到40%,处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集中于加工度较低的工业。
金融危机前,中国制造业内部构成以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及中低技术为主,第二次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较高;而美国制造业内部构成以高技术产业与服务业为主,第二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较少,这就造成了中国主要工业产品的总量远远超过美国,但是产品的附加价值较低,制造业以装配加工为主,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
虽然中国被认为是“世界工厂”,但是所生产的产品体现了劳动密集的特点。由于中国制造业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说明中国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主导行业尚未形成绝对竞争力,与美国的汽车行业、德国的机械行业等具备多个主导竞争优势制造业的发达国家存在明显的差距。
随着中国加大资本密集产品投入力度,国际产业转移与全球及价值链的不断深化与发展,纺织、服装及皮革业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对美国制造业占比呈现下降趋势,对美国的出口产品也在发生变化。其中,计算机及其他通讯设备的出口增速明显,同时也带动其他关联行业国际竞争力提高,比如机械以及电气设备等。
(2)美国制造业构成:以高技术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
金融危机以来,美国主要以发展高技术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年美国低技术与中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和不到30%,而高技术与中高技术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比和达到50%以上,其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占比在年前远高于中国,且市场集中度优于中国。其中,计算机、电子及光学设备制造业出口占比最大,其次是机械设备制造业、化工产品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年后,交通运输设备、机械制造业以及化工产品制造业占据美国出口中国制造业商品的前三位置。体现美国制造业的三大特点:
第一,由大型制造业企业负责生产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第二,由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负责生产机械、电子部件等制造品;第三,利用第四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机会将传统的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转移至新兴发展中国家。以美国为鉴,进一步平衡高技术制造业比重和保持稳定,增强中高技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提高相关高技术制造业的贡献率,是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