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优势 >> 南开乡首个苗族服饰加工厂投入生产
近日,位于南开乡花场村的水城县艺彩苗族服饰加工厂投入生产。作为该乡首个苗族服饰加工厂,不仅实现了苗族服饰机制和手工制作,传承和发扬了苗族文化,还让村里的苗族女同胞在家门口就拥有了一份工作。
在花场村5组,机器嗡嗡作响,苗族同胞欢声笑语不绝。总投资80万元的水城县艺彩苗族服饰加工厂迎来了开业,苗族女老人用着传统手艺绕麻线、蜡染、织布,苗族年轻女孩子用缝纫机加工(如图),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南开乡花场村村民刘学菊:“苗族服饰只有我们年龄大一点的会做,年轻人不会做。我们做这个东西从十多岁开始学起,我们要把这门技艺传给年轻人。”
艺彩苗族服饰加工厂拥有绣花机、织布机、缝纫机等机器,会制作苗族服饰的手艺人现场教授指导,对苗族文化传承起到了大作用。苗族服饰加工厂的开业同时也让村里长期在家务农的10名苗族同胞有了一份新工作。
按照“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该服装加工厂将24户贫困户纳入其中,将按照第一年5.5%、第二年6%、第三年6.5%的比例进行分红。
目前,该服装加工厂将实现月产机制苗族服饰套、手工苗族服饰10套,采取“订单式”销售,销往毕节、威宁、赫章及本市。
据南开乡花场村村委负责人介绍,下一步他们准备在网上进行销售。该服装厂不光只生产苗族服饰,还要生产大众服饰,把苗族的一部分元素加进去进行销售,增加贫困户收入。
作者:鲍斯玮黄馨阅
来源:钟山区广播电视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