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市场 >> 浙江外贸企业打响订单保卫战加码技术创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胡丽华杭州报道
小暑刚过,各地持续高温再度袭来,与气温一起攀升回暖的还有外贸增速。
7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介绍,5月份以来,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各项稳增长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特别是长三角等地区进出口快速恢复,带动全国外贸整体增速明显回升。
浙江去年进出口总额居全国第三,仅次于广东、江苏。今年一季度,浙江省外贸进出口、出口增量对全国贡献第一。
据杭州海关统计,1-5月,浙江进出口1.83万亿元,增长17.6%,其中出口1.34万亿元,增长21.4%,进口.9亿元,增长8.0%。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占全国份额分别为11.4%、15%和6.8%,规模分居全国第3、第2和第6位。
此外,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浙江进出口同比增长16%,高于同期全国整体增速1.7个百分点。以浙江为代表的整个长三角,外贸正在集体复苏。
在这背后,是一家家浙江外贸企业,在上半年疫情、物流、大宗商品涨价等压力之下,通过自身发力与政策扶持,不断开拓新市场。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订单保卫战”里,很多外贸企业还将目标瞄准了国内,争取国内国外订单“双管齐下”。
在保订单、找订单、抢订单的同时,不少企业更加明确加大研发创新投入,争取以过硬的产品和服务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赢得未来更大发展空间。
企业的“订单保卫战”
“很多外贸企业可能刚开始是有订单的,但是因为各种人员、资源等无法到位,组织不了产品生产,以致交不上订单,到今年第二季度就明显订单减少了,这种情况在整个下游比较典型。”浙江一家聚酰胺切片生产商负责人告诉记者,大环境影响下整个产业链任何环节都无法“独善其身”,很多外贸企业积极展开“自救”,或者抱团取暖。
她所在的企业去年就做了很多外协加工等业务,在有增量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的订单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上述负责人还表示,一些下游高端成品出口为主的企业也开始给他的下游客户放账期,“以前大家都是款到发货,现在可能给30天或者45天的账期,帮助他们缓解压力。”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也在加快“换挡”,借力直播带货的“风口”拓展国内市场。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家五金卫浴商铺内,销售人员正通过义乌小商品城数字贸易平台直播介绍产品,经营户刘军明表示,通过这样的引流,企业今年的下单客户数增长1.5倍。
与义乌自带的“电商属性”不同,宁波博洋控股集团空间产业总经理傅宇告诉记者,宁波也有很多外贸型企业在尝试转型做国内市场,但是难以适应从订单制到备货制的模式转变;同时缺乏从国外toB市场转型国内toC群体的运营经验和专业人才,这成为他们拓展内需市场的堵点难点。
傅宇介绍,他所在的是一家集品牌零售、产业投资、空间运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时尚集团,有众多的家纺和服装品牌矩阵,也在积极为纺织外贸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开拓高定产品线,谋求共赢。
在此基础上,为鼓励企业自建国内营销网络,浙江省提出推动外贸企业向线上销售转型,借助网络直播、网红带货等新兴方式,提升拓展网上销售能力。同时,推广平台企业联合出口企业运作品牌模式和协同制造模式,支持淘工厂、网易严选等平台深化与全省产业集群企业对接合作。今年,浙江已举办40多场出口网上交易会,组织外贸企业与采购商精准匹配。
事实上,在企业展开“自救”的同时,浙江政府部门也在积极发力帮助企业保订单和保市场。浙江先后出台三轮政策,从跨周期调节、金融支持、助企纾困等方面打出组合拳。
此外,7月11日,浙江省政府 近日,一架搭载着36名宁波、上海外贸企业代表和一个公务团组的飞机,从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出港,飞往匈牙利布达佩斯。这也是疫情发生以来,全国首趟以拓市场为目的的商务往返包机。宁波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外贸形势整体较好,但订单情况不乐观,这是筹划此次赴欧包机的主要原因,帮助企业“走出去”。
“虽然现实困难不少,但总体还是乐观的。”不少受访企业告诉记者,在政府的纾困政策与大力支持下,企业自身也在积极开拓新市场,有应对挑战的底气和信心。
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与多家外贸企业负责人的交流中,记者发现,在抢订单、拓市场的同时,不少浙江外贸企业表示将不断加强研发创新投入,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发展方向。
在杭州一家新材料企业的生产车间,里面几乎看不到人影,生产线上只见机器在高效运作,控制中心的一名员工就可以管控近千个生产阀门,智能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
“不会像以前一样每年的增量都非常多,过相对‘紧凑’的日子,应该是未来2-3年的一种新常态,但激烈的行业竞争依然存在。”上述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将会持续提升技术能力,开发更多的新产品,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
企业的创新不只体现在产品上,还体现在研发投入与人才培养上。
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通过不断提升研发和制造能力,产品受到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市场欢迎。该公司副总经理刘瑾告诉记者,公司连续两年订单增速30%,虽受疫情影响,但预计年也将保持这个增速,目前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11月份。
刘瑾进一步表示,随着企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逐步增加,企业制造和研发都需要大量人才的加入。接下来在扩大校招的同时,将继续依托当地政府建立强有力的“外脑支持”加大人才招聘。此前,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就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宁波创新研究院签订协议,专家团队定期到车间帮扶指导,每年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在浙江,有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尝到了技术创新带来的“甜头”。数据显示,1-5月,浙江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分别增长40.1%和17.2%。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21.6%,占比77.1%,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
“发达的数字经济与民营经济正在成为浙江外贸的优势增长点。”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指出,这也意味着无论是产业链的完整性还是技术创新探索等各方面,浙江中小企业都拥有创新实践的肥沃土壤。
近年来,浙江通过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实施数字化经济“一号工程”等举措,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的生产制造与国际贸易。与此同时,在浙江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中,逐渐涌现出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细分市场占有率高的“种子选手”,成为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杭州海关统计,仅一季度,浙江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进出口.6亿元,增长90.2%,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0.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2亿元,增长99.9%,增速同比提升56.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