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加工

有梦的地方,就是家

发布时间:2022/11/13 20:12:28   

央视网消息:年12月29日,农历十一月廿三。再过一天,即是元旦假期,悄然到来。

,我们奔忙在路上,为未来打拼。路上,有亲友的鼓励,有梦想的召唤,更有无数楷模用他们的一言一行激励着我们。是他们,让我们感受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

他们虽然在不同的地方,做着不同的工作,但同样热爱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和手中的每一份事业。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心中有梦,就有激情和温暖,因为,有梦的地方,就是家!

李元敏:村民心中的“杰米拉”

“杰米拉”一词,在维吾尔语中是热心肠的意思。在新疆伊宁县盖买村提起“杰米拉”李元敏,上至老人,下至小孩,没有人不认识。一个从山东来新疆伊宁县盖买村的汉族姑娘,怎么赢得了当地百姓的敬重?

“盖买盖买,谁都不来!”曾经是新疆伊宁县胡地亚于孜镇广为流传的一句话。因为这里穷,村“两委”班子软弱、经济发展缓慢,人心也是一盘散沙。年李元敏刚接任村委会副主任时,村民也并不看好。

李元敏从抓班子强队伍入手,通过竞争上岗和考核推荐组建村干部队伍,让有想法有干劲的年轻干部上任。她曾在值班查岗时掀了值班干部喝酒打牌的桌子,接连清退了多名违规的村干部。“砸酒瓶”事件和她的“暴脾气”不胫而走。

要致富,先修路。李元敏带领村民从修路开始,经过数年的努力,让曾经脏乱差穷的盖买村焕发出新的活力。去年7月,新疆伊宁县吉里格朗河洪水爆发,冲毁了河两岸村民出行的大桥。为抢进度,李元敏带领村干部冲在一线。在李元敏的影响下,村民也参与其中,合力修桥。

现在,盖买村开始发展庭院经济,村民们建起了养牛、养鸡合作社,人均收入由年元,增加到现在的元。

郑文泰:印尼归侨26年重建“热带雨林基因库”

一个人,用25年时间,陆续投入上亿元人民币,打造一个上万亩的植物王国,不为别的,只为圆自己一个“绿色梦想”。

今年73岁的印尼归侨郑文泰,从年起陆续投入上亿元人民币,在海南省万宁市兴隆华侨农场打造上万亩的植物王国。

当时,郑文泰一边将名下的资产陆续出售,换取上亿元的“绿色事业”资金,一边进山寻找物种、移栽育种、垦荒造林。当时正值海南房地产开发热潮,一个成功的侨商换上园林工人的行头,一头扎进荒山里,这样的举动让他的亲朋好友无法理解。

郑文泰坚持下来了,从风小、抗旱能力强的山脚下开始补种,攻城拔寨一般,一步步、一片片地把原来的生态结构修复过来,抢救与保留热带雨林物种,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热带植物基因库”。

现在的兴隆热带花园,已扩大到约1.2万亩,珍稀濒危植物有65种,许多特有树种、珍稀濒危植物如海南苏铁、桫椤、琼棕、海南龙血树、降香檀、青皮树、长叶竹柏等,都是郑文泰几番周折从国内外收集来的,育化后被移植到园内。兴隆热带花园已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为一身的热带生态园林,被国家确认为四大环境生态示范教育基地之一和物种基因库。

崔久秀:社区里的“小崔古丽”

“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是崔久秀的梦想。

今年25岁的她是新疆疏附县托克扎克镇党委委员、萨依巴格社区第一书记。崔久秀的老家在山东日照,大学毕业后她选择来到这里工作,现在能说一口流利的维吾尔语,社区居民都亲切地叫她“小崔古丽”。

四年前,崔久秀刚刚大学毕业来到疏附县,最初从语言到饮食习惯都不习惯。

为了更快地融入新环境,崔久秀首先学习维吾尔语,交流通畅了,社区居民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找她说。

年,社区的几位大姐找到崔久秀,告诉她想办纺织合作社。崔久秀到县里为她们申请缝纫机和空闲房屋,帮她们开起了一家小型服装加工合作社,还注册了“喀什在新疆”的服装品牌,现在合作社已经搬进了新厂房,吸纳20多名员工,并为50多名低保家庭妇女提供技术培训。

在社区,崔久秀还认识了一位维吾尔族“妈妈”,76岁的吐尼沙汗老人。老人的女儿有残疾不能工作,老伴常年瘫痪在床,崔久秀帮助老人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

“其实我没有做什么特别大的事,我就是帮助她解决了力所能及的小事,她们却这样感激我,让我非常感动。也正是这样的感动,让我与当地居民拉近了距离。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通过点点滴滴的小事,才能更好地拉近与各族群众的距离,这是我做好基层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感受。”崔久秀说。

张黎明:不断创新的蓝领“创客”

他31年如一日扎根电力抢修一线,从一名基层电力工人,逐步成长为新时期“学习型、知识型、创新型”产业工人的优秀代表。他就是国家电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的“蓝领工匠”张黎明。

张黎明是国家电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的配电抢修班班长,工作31年,巡线超过8万多公里。在一次大暴雨造成的供电故障抢修中,张黎明带领抢修队,一夜之间就完成了抢修工作81件,让许多企业和居民很快恢复了用电。

年,张黎明成立了创新工作室,只有中专学历的张黎明,带领工人团队实现技术革新多项,转换成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他现场讲解自己主持发明的带电作业机器人,它可以替代人工,进行高风险、高强度、高空带电作业。

张黎明还是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的队长,24小时随叫随到,从安装节能灯泡,解决老旧楼房黑楼道问题,到成立爱心基金,帮扶孤老病残。张黎明常说,做志愿服务,尽管不是本职工作,却和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紧紧相连。

徐文涛:大校讲解员的“精神长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我军历史上,后勤部队虽未冲锋陷阵,却以血肉之躯搭建起一座座物资供应桥梁,保障前线战士衣食住行。

为了不让这段峥嵘岁月、这些铮铮铁骨被遗忘。4年,徐文涛主动请命筹建沈阳军区后勤史馆。这以后,徐文涛没有了节假日,他大量查阅资料、走访老干部、撰写布展大纲、搜集文物。经过多个日夜的奋战,建成多平方米的展馆,有两千多张珍贵图片和近千件文物。

史馆开馆后,徐文涛又当起了义务讲解员。无论多少参观者,他都坚持讲解。十多年来,后勤史馆接待了近20万名参观者。徐文涛说,只要身体允许,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在徐文涛看来,守好这段历史更有价值:“历史能给人启迪、给人震撼、给人力量。一座军史馆就是一所学校,一件文物就是一个故事,一个人物就是一座丰碑。”(文/肖潇弟辰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3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