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优势 >> 订单接到爆,纺织工厂却不赚钱网友竟是这
“我们营收持平的情况下,利润下降了50%。”浙江一家企业海外业务负责人在第届广交会期间感叹道。”
外贸企业订单接到爆,但却都说不赚钱。
“我们营收持平的情况下,利润下降了50%。”浙江一家企业海外业务负责人在第届广交会期间感叹道。
在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疫情黑天鹅的影响下,外贸企业像坐上了过山车,而当前摆在他们面前的迫切问题是“订单多、利润低”。
成本暴涨
“从去年9月份到今年二三月份,我们这个品类的原材料涨幅在25%左右,现在还在持续上涨。”星星冷链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李凡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约51%的受访企业表示,出口利润率同比下降,33.3%的企业表示利润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仅有10.6%的企业表示利润率有所增长。
其中,在原材料成本占比较高的家用电器、工具、汽车配件和竞争较为激烈的照明行业中,企业利润率下降情况较为明显。
除此之外,受人民币汇率升值、海运费暴涨、近期限电政策等影响,出口企业的综合成本涨幅明显,利润率一降再降。
“以原材料成本上涨25%为例,同时人民币升值8个点,这样累计起来的话,企业至少要涨价30%,才能跟原来的利润水平差不多。”浙江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算了一笔账。
不赚钱?原材料和人力成本都在涨
“工厂看起来是很红火,问题是不赚钱。”刘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去年卖元美金的产品,今年涨价到元美金,但工厂还是不挣钱,“很多客户去年12月下单,我们今年3月被迫自己退单。原材料价格上涨,下单又退单;运费上涨,下单又退单。”
许多服装企业同样不赚钱。毛屹华介绍,宁波一些企业出口针织类服装,平均一件衣服的利润“可能一块钱都不到”。
在江西赣州市于都县做服装加工的谢隆发说,厂子利润很薄,一年出货约50万件衣服,“大家主要靠跑量,没有量就赚不到钱,一件货的利润还不到一块钱”。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全国3.3万户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亿元,收入利润率为4.6%。
刘隆说,因为原材料涨价、运费涨价,公司一次又一次接单又退单,客户虽然还能理解,但也会认为企业不够诚信。他很担心,疫情过去之后,客户如果能找到其他货源,生意就没那么好做了。他还透露,从年开始,企业规模已经在收缩,工人少了三分之一。
“限电潮”下柴油发电机厂家订单爆满
受电力供应紧张、能耗双控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国多地相继发生“拉闸限电”现象。限电突如其来,为了抢抓生产,一些企业选择了抢购柴油发电机以保障电力供应。
“差不多就是在限电发生后,订单陆续开始增多。广东、江苏包括浙江等省,都有收到订单,目前订单大概在多台,有些已经不接了,太多了。”上述扬州地区发电机生产企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平时交货正常一个星期左右,现在差不多要20天。”泰州地区某发电机生产企业销售经理告诉记者,“不管是哪一家货都是比较缺的,因为有品牌的发动机就那么几家。”
“发电机组更多的是为了应急,比如说企业来了一个大单子,为了能如期交付不违约。但如果一直用发电机发电,从成本上来说,还是比较高的,毕竟还是电价相对比较便宜。”有内燃机行业从业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多家受访企业均表示,公司加大了对研发和创新的投入,在原材料、技术、产品、市场上全方位推动创新,力求供应链自主可控的同时,增加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力。
网友评论:
阅读延伸:
广交会:海外纺织订单回流现象较为明显,有企业订单排到明年8月
10月15日至19日,第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在广州线上线下融合举办。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今年广交会传递出了哪些新信号呢?
记者在广交会现场走访中发现,受全球疫情影响,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海外纺织订单回流现象较为明显,许多企业接单接到手软,甚至不得不临时招工、购置设备扩大产能。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年1~9月,中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5%。纺织出口行业快速回暖的势头能否持续?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又如何?
▲年广交会现场每经记者张怀水摄
订单大量转移至中国企业
“我们的长期订单基本上都排到了明年,有的产品落单都落到了明年8月份。”广州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牛仔事业部副总经理陈继成对记者表示。
对于今年以来海外订单增长情况,陈继成介绍,公司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各种类型的服装和布料。从前三季度情况来看,服装出口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即便是在疫情之前,这种增长表现也是不错的,海外订单回流应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陈继成告诉记者,纺织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东南亚国家更低的人力和房租成本,在价格上更加具有竞争力。加上出口到欧美等国家,中国企业交的税通常比东南亚国家高,因此国内服装出口企业并不轻松,主要是在设计和质量层面形成自己的竞争力。
安徽省服装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服装事业部一位负责人吴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公司此前接到了一笔价值0万美元左右的大单,就是从东南亚国家转移过来的,公司专门成立了一个部门对接这笔订单,希望能留住这家大客户。
吴女士告诉记者,与越南、菲律宾等国家相比,中国纺织企业无论是设计还是设备均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完成订单的周期更短。“从目前来看,来自欧美的大单更容易从海外转移到国内。”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在印度丝绸产品进口中,丝类等原料同比下降10.41%,制成品同比增长19.32%,丝绸产品进口额的46.08%来自中国。
另据美国商务部统计,1~7月,美国自中国进口丝绸商品7.57亿美元,同比增长14.88%,占全球进口的30.76%。
原材料、运价大涨挤压企业利润
记者在走访中注意到,尽管纺织服饰业外贸回暖较快,但背后也存在隐忧,盈利难成为摆在各大企业面前最大的课题。
陈继成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服装上游原材料价格一直在上涨,棉花、化纤、石油等原材料涨价幅度较高。“牛仔裤里的一种原材料叫弹力丝,女装牛仔裤一般用高弹丝比较多,这种弹力丝每公斤价格已经涨了10倍。”
陈继成坦言,外部订单确实多,但有时候企业不敢接单,尤其遇到大单,公司签单会非常慎重,需要综合考虑产能是否跟得上,能否保证及时交单,另一方面还要考虑综合运价、原材料上涨等诸多因素,去测算自己的利润空间有多大。
南京优时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业务经理马超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手套、帽子海外市场分布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加拿大。海运价格上涨对产品利润造成了一定挤压。“公司层面对运价上涨也及时调整战略,重新设计一批新款产品,适当上调产品单价,以应对成本上涨。”
江苏南通一家服装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海运价格大幅上涨,货柜价格从0多美元涨到2万美元。9月以来有所下滑,但仍然达到1.6万~1.7万美元。“一般都要提前2个月订柜,否则可能订不到,而柜子的价格并非按照预订时的价格,而是按照发货前一周的市场价来签单。”
对于海外订单回流给纺织行业带来的红利,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行业人士认为,东南亚订单回流带来的很可能是短期红利,而公司产能扩张带来的成本上升很难短期收回,因此需要谨慎对待“爆单”的现象。
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张希成认为,由于运行成本费用较高,企业经营压力犹存。他说,针织服装生产企业成本压力高于针织织物生产企业,说明上游原材料价格不能有效传导,品牌提升工作任重道远。
张希成强调,下半年随着全球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外部产能将逐步恢复,同时受运费、原材料价格、产业安全等多种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针织行业的出口增速与上半年相比将有所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