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服装加工 >> 服装加工优势 >> 非遗广东岭南刺绣服饰之一广州戏服
广州戏服属岭南刺绣服饰之一,其制作技艺与粤剧艺术相伴而生,为树立人物形象、丰富人物性格、营造舞台效果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广州戏服主要供应给广东省内、港澳及海外的粤剧艺术团体及业余剧团。
广州戏服制作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据清光绪《广州府志》载,顺治年间广州状元坊已是制作伶装的艺人聚居的地带,连京城宫廷戏班也慕名前来定制各种戏服头饰。
20世纪初,广州制作戏服的店铺仍云集在状元坊一带,当时著名的“余茂隆”戏服店有十几个伙计帮工。戏服店铺大都自己设计、缝制,发外刺绣加工。他们不单制作戏服,而且制作道具、盔头、须口、耙子等品种。当时的戏班以向戏服店铺租用服装的方式来演出。
年后,状元坊内已遍布加工戏服的手工艺作坊,较有规模的店铺有中华、群星、新新、金珠记等,产品行销广东省内外,甚至远销港、澳及东南亚地区。年,广州戏服行业将原来零散的个体经营户合并在一起,成立了“中华戏服厂”,在产品品种、生产规模上都有了极大发展。目前,广州戏服制作技艺随着文艺的繁荣得到新的发展。
戏服因应不同角色而分为不同种类和款式,不同种类的戏服在用料、设计、缝合、块件组成上有历代沿袭的规定,其领、袖、封腰、下摆的款式各不相同,绣花图案各有讲究。不同角色的戏服根据历史常识和习惯配备相应的盔头、巾幅和靴鞋。
从设计、剪裁、缝纫、刺绣到盔头、须口的制作由不同的艺人负责,不能以流水线的方式生产。广州戏服选料多样,包括丝绸、麻布、棉布等数十个品种。一套戏服一般至少要七八米布料,同时需要大量的金线、珠片等配件,其制作需要多人合作三至六个月才能成品,成本很高,制作工艺复杂。
广州戏服在刺绣上运用广绣艺术,融合了绒绣、钉金、机绣的艺术特色,使刺绣图案生动多样,富有变化。与北方戏服不同的是,广州戏服用威五彩、淡五彩,并引用西洋画色调,用色鲜艳,具有“平、密、和、垫”四大特色。所谓“平”,是指排针均匀,绣面平整;所谓“密”,指排针紧密,针步恰当;所谓“和”,指配色柔和、协调;“垫”,指垫高平坦,层次分明。
广州戏服种类繁多,从剧装的造型、图案纹样和颜色上,就可以区分剧中人物文与武、善与恶、富贵与贫贱等身份。戏服的样式直接决定了盔头、靴子等的配备款式。靴鞋以传统手工制作,造型特别,鞋底用水杉木不断加层垫高而成,不但重量轻方便演出,而且可以防潮,便于保管。
目前广州戏服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