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脱贫二字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当我们看到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组成员、基层干部沉到扶贫一线,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时,我们点赞满满;当我们看到昔日的贫困家庭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全力扶持下旧貌换新颜时,我们感到喜悦。尤其当我们听到一个个脱贫示范户提振精气神的故事时,既充满感动,又深感钦佩,甚至会扪心自问:倘若换做是我自己,是否能像他们一样?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他们和全省千千万万个贫困户一样,曾经都被头上的这顶帽子压弯了腰,但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国家的鼎力帮扶唤起了他们的内生动力,重新燃起创造幸福生活的斗志,重新挺起不甘于被生活打败的脊梁。
他们奋斗的经历很平凡,或是开个小饭馆,或是建起家庭牧场,或是外出务工,或是开家公司,有的甚至还是干了自己的老本行——种地。但就是这样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树立脱贫光荣的导向正在青海大地渐成气候,看到了扶志的希望,看到了扶贫的真正意义。
“傻人”达日
本报记者咸文静苏烽
吃低保,有人争得面红耳赤,达日却总想让出去:“国家负担重,让出这个名额给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吧!”
今年62岁的达日家住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赛什堂村二社。0.27公顷地、只羊、80公顷草场,按理说,靠这点“老本”,一家人的日子还算过得去。谁曾想,老伴儿得了严重的糖尿病,这一病,不仅断了家里的顶梁柱,也掏空了家底。
年,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达日一家搬进了县上的牧民小区,生活比以前方便了不少,可城里的日子刚过了3年,老伴儿就病逝了。达日还没从悲痛中走出来,债主就找上门上来了。卖了羊,出租了地和草场,算来算去,外债还欠了8万多元。
达日有心脏病、高血压,外出打工已然没了出路。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压在女儿才刚身上。可上有老下有小的才刚一直都在四处打零工,并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很多时候,在工地上当小工的工资还没到手,家里已经有好几个“窟窿”等着补了。
就在这一家人“几乎没钱买菜”的时候,乡上将其确定为贫困户。虽说自己没文化,可还是从干部口中听说了不少关于贫困户的好政策。这个雪中送炭的好消息,让娘俩感动了半宿。可第二天,达日就不干了。
“困难是困难,但我们还有手有脚,饿不死!这个名额我们不能要。”达日的几句话,让一心为她考虑的村干部傻了眼。
“别的不说,你这一身病,平常住院可是笔大开销。才刚在工地上能挣多少钱,低保户还能多报销一些。”听到这,娘俩有些犹豫。
谁都有理,谁都有想说服对方.最终,双方各退一步:达日接受了名额,但只有自己和正在读书的外孙多旦加洛领取低保金。
就这样,从年10月起,每个月多元的低保金让这一家人的基本生活费有了着落。年,达日因为脑梗塞到州上住院,花费6千多元,报销近元。多旦加洛考上了职校,还领到了元的助学金。在政府的扶持下,才刚肩上的担子一下子轻了不少。
“乡上的干部了解到我家的情况后,逢年过节就来看望。不说米、面、油和慰问金,家里缺什么生活用品都帮忙置办了。我心里都记着呢!”感受到的温暖越多,达日越觉得脱贫不能光靠政府。去年年底,还清了外债后的母女俩决定创业。
“亲戚家在锦都广场有个铺面,免费借给我开饭馆。”
年11月,才刚的藏餐馆正式开业。虽说缺少资金,连张像样的新桌子都没有的饭馆略显寒酸,但很快就凭借着好味道吸引了不少食客。
眼看生活一天天有了起色,达日也闲不住了。每天在家做好酸奶在小区门口出售,生意好时,一天能有四五十元的收入。
“小有所成”后,达日又和女儿算了笔账:开饭馆每个月能挣几千块钱,出售酸奶还能贴补家用,多旦加洛今年7月份毕业,找到工作家里就又多了笔进账。
年,都兰县全县脱贫。过完年,达日就找到村干部,说自己还有劳动能力,希望让出这个低保名额。
消息传开,有人骂她傻,也有人夸她好,但小区的人都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儿。因为达日每天除了卖酸奶,还有份“兼职”——监督员。
“你还年轻,怎么能只靠政府,为啥不去劳动赚钱?”
“没手艺?学啊!我最近已经学着做快餐啦,你听我慢慢跟你说……”
自主脱贫更可贵
本报记者丁玉梅
贫困人口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贫困人口个体或者群体发自内心的脱贫致富强烈愿望和内生动力决定脱贫攻坚的最终成效。
“现在村里人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人穷更不能志短,人要往前看。”看到村里人的收入越来越高,马生全也想试一试,摘掉“穷帽子”,换个新活法儿。“现在的政策非常好,党和国家的支持力度那么大,只要我们自己勤快点,没啥事干不成的。”。马生全说。
马生全是海晏县金滩乡新泉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母亲也是常年药不离身,12岁的儿子还在上小学。前段时间,马生全还做了三次手术,一家三口的生计,全靠马生全在家政公司打工的三千块工资。
“孩子还小,老人身边也离不得人,我没办法外出打工,只能在县城附近找点活干。”以前,马生全只能零零散散做工挣点钱,一家人维持生计都有了困难,直到年村里成立家政服务公司,马生全才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一千到两千,两千到三千,两年时间过去了,马生全的工资在不断增加,他本人也从小工变成了一名技术工人。“去年我生病住院,做了三次手术,总共花了一万多元的手术费,不过幸亏有大病救助,报销了一部分医药费,最后自己就出了三千多块钱,这也让我体会到了国家对老百姓的关怀。”马生全说。
身体好转以后,马生全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母亲和孩子离不开他,考虑了这些因素后,马生全决定自己要奋斗一把,争取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日子。既然决定要自己创业,干点什么成了马生全面临的首要难题。
“像以前一样继续种地,一年下来的收入都不够家里的开支,肯定不能脱贫致富,而且自己的身体也干不了农活。”左思右想后,马生全为自己谋定了家政服务业的道路。一方面,他在家政服务公司干了两年,也掌握了不少技术,有了技术干起来肯定不是两眼一抹黑,心里也有底。得知他有这样的想法,村上和乡上都非常支持,不管是在技术还是资金上,大家承诺都会给予他一定的支持;另一方面,成立家政服务公司,他还可以带动,跟他一样不能外出打工的贫困户。
有了这样一番思量后,马生全开始筹备资金,自己凑了3万元,贫困户产业发展到户资金的1.92万元,村里的互助资金1万元,金滩乡能人议事大会的帮扶资金1万元,“”扶贫小额贷款的5万元,拿着这些钱,买设备找办公地点,就在今年3月份,马生全带着村里的18户人家,成立了海晏宏发家政服务中心。
“18户中有6户是村里的贫困户,其他的都是贫困边缘户,大家家里不是有老人需要照顾,就是有孩子离不开身,没办法外出打工,也没种养殖经验,加入到家政服务中心后,身边的事都能顾及得到。”马生全介绍,到现在为止,服务中心接到了50多个服务订单。
当问及大家的工资怎么结算时,马生全回答道,“我们大家的工资,都是按照所接到的服务订单来平分,接多少单子大家分多少钱。”宏发家政服务中心服务的项目类型多达十一种,虽说目前大家每个月拿到的钱不多,但宏发家政服务中心的人并不气馁,大家相信只要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有了口碑以后,接到的单子肯定会越来越多。
如今,说起马生全,新泉村群众没有不竖大拇指的,直夸他是个不等不靠,自主脱贫、带领大家致富的带头人。
不断增加的脱贫申请书
本报实习记者贾泓
“本人姓名:陈英存……为年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收入稳定,六项脱贫指标均已达成……现正式向村委会、扶贫工作队提出脱贫申请,望批准以盼。”
这是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三角城村村民陈英存填写的贫困户脱贫申请书的部分内容,与它一同递交到乡长马明录手中的,还有该村另外17户贫困户自愿脱贫的申请书及村委会的相关评议材料。
三角城村地处脑山地区,全村户,其中贫困户52户人,还未实现整体脱贫。今年4月,村委会陆续收到18户73人自愿脱贫的申请。迈进村委会办公室的房门,他们骄傲地告诉工作人员:“我家已经符合脱贫标准了,我要申请脱贫。这个贫困户,我不当了!”
陈英存家是这18户中人均收入最低的,要知道一起提出申请的常才拉加一家4口人的人均收入已达到元了。对此,陈英存的丈夫顾锡元憨厚地说道:“不跟别人比,咱家达标了,咱就退。共产党现在的政策好,但我们不能一直赖着好政策啊!”
正是顾锡元口中的好政策,让他这个养牛高手实现了自己曾经的“愿望”。
要说他的愿望,却是再简单不过了。年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前,两头牛、1公顷耕地,加上儿子在外不稳定的务工收入,构成了这个家所有的收入来源,一年辛苦下来人均收入不到元。那时,擅长养牛的顾锡元有个简单的愿望:家里可以养上4头牛,如果儿子的务工收入再增加一些,就更锦上添花了。
“没想到,我的愿望成真了。扶贫工作队的工作人员登门了解我家的情况后,年还真给我‘送’来了两头牛。年产下的2只牛犊,一共卖了元。”说起自己梦想成真的过程,顾锡元的眼里满是感激和欣喜。年至年,向化藏族乡利用产业发展扶贫资金,共为户贫户购买西门塔尔母牛头,而被“送”到顾锡元手中的母牛,正在其中。
愿望成真,顾锡元把4头牛养得格外壮实,这让他在村子里小有名气。5月,农忙时节,顾锡元所在的自然村三角城村一村的村民纷纷将自己的牛牵到他家代养,每头牛交元托养费。从那时起至当年8月的4个月时间里,顾锡元便成为了36头牛的“临时家长”。
有牛养,顾锡元什么苦都不怕,还乐在其中。村子背靠林场,5至8月正是草木茂盛的时节,他将牛领进这片天然草场,当起了“牛倌”。怕牛丢,就搭个帐篷睡在林里陪着牛;担心混淆,就给每头牛都做上记号牢记心中;怕牛缺营养,就每隔几天到家中将颗粒盐砸碎再带去山中喂牛……
眼见丈夫在山中忙碌,陈英存也不愿落后。她在家中的田地里种上小麦、青稞和燕麦等作物,听说造林区招募植树工人,虽然只有几天工期,但每天有元的收入,她又忙不迭地去报名了。
顾锡元一家的愿望很简单,但是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希望他家锦上添花,他们在村中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帮助村民实现就业,协调解决就业62人(次),人均增收元。年,顾锡元的儿子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找到了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一家三口的生活可谓是红红火火,用顾锡元的话说就是:“我的愿望都实现了。”
而4月10日向化藏族乡在村里举办的“向化藏族乡‘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脱贫典型表彰大会”,给了54岁的顾锡元新的思考。
会上,7位脱贫励志的典型登台讲述自己的经历,诉说了自己对脱贫的态度和理解。顾锡元在山上未能参加,当晚下山后,妻子陈英存将会场上发放的写有脱贫励志典型事例的宣传册交到他的手中。二人仔细阅读,反复商量,品出了一个理儿:“脱贫光荣”。
一夜辗转反侧后,二人决定去村委会主动申请脱贫。没想到,村干部告知他们,申请的不止他们一家,13日将专门召开贫困户拟脱贫村民民主评议大会,请户主陈英存务必到场并正式签署申请书。
评议大会认为陈英存等18户村民符合贫困户脱贫“六项指标”要求,全票通过了他们的自愿脱贫申请。
这件事成了陈英存一家新的骄傲,也成为了向化藏族乡的骄傲。年,上滩村和下滩村两村40户主动申请脱贫,年又收到43份脱贫申请书,而各村主动脱贫的村户名单还在增加……
我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本报记者张多钧
今年,54岁的马福龙精神多了,脸上神采奕奕,与人聊天总是乐呵呵的,脸上挂满了自信的笑容。
过去,马福龙可不是这样,整天坐在家里,阴沉着脸,闷闷不乐,总感觉村民看他的眼神都和看其他人不一样。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马福龙失去了自信,这还要从12年前的一场车祸说起。
12年前,马福龙在村里也算是很有威望,很有能力的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也挣了不少钱,但是一次意外车祸,马福龙双腿粉碎,最后无奈,只能从大腿根截肢。
马福龙丧失了劳动能力,连生活自理都很困难。家里人用车轮胎做了个坐垫,马福龙只能坐在垫上用双手滑行。曾经很要强的马福龙,面对这样的打击,心里别提有多难受。
“那时候感觉掉入了痛苦的深渊,有时候连门都不敢出,出门后遇到村民,总感觉村民看我的眼神不一样,和村里的小孩子交流,我都要仰视,总觉得比别人低一等。”马福龙回忆着曾经痛苦的日子。
如今,马福龙重新找回了自信,“我觉得我和其他人没什么不一样,他们能干的事情我也能干,我也能靠本事养活我自己。”
马福龙观念能有这样的转变,多亏了扶贫驻村工作队和联点帮扶单位省西川监狱。马福龙所在村是化隆回族自治县拉巴镇本康沟村,村子属于重点贫困村,全村户人,其中,精准扶贫户32户人。本康沟村地处脑,村民经济来源基本依靠传统种养殖和外出务工。
村里青壮年外出务工,因此村里留守老人多、妇女多、儿童多。年,西川监狱为本康沟村捐赠了42台缝纫机,并将村里党员活动室改为服装加工车间,协调青海哈尼福民族服饰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让村里的服装加工车间成为公司服装生产基地。
“公司+农民工+小车间”的生产经营模式很快得到了村里留守劳动力的青睐,公司对外接订单,提供原材料及销售,村里车间按订单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村民们实现了农忙顾家和农闲赚钱两不误。
听说村里有这样的好事,马福龙就和老伴报了名,带薪参加了公司的培训,培训40天后,马福龙和老伴正式上岗。每天,在服装加工车间,马福龙坐在凳子上缝衣服和裤子的边角,老伴在缝纫机上缝衣服。
“老伴在这里缝衣服,每个月有多元的收入,我每个月有多元的收入,虽然钱少,但是我们知足,在这里我找到了自信。”马福龙笑着说。
虽然,马福龙在服装加工车间挣不了多少钱,但是对于马福龙来说,在这里找回了自信,别人对自己的正视是他最大的收获。
马福龙一家三口,家中的3亩(0.2公顷)耕地足够一家人一年的粮食,家里还是低保户,一年的低保金每人元,马福龙一级残疾,每年还有多元的补助,一年将近1万多元,足够马福龙吃穿用度。
但是马福龙和老伴依然选择在服装加工厂打工,儿子在工地上干活,用马福龙的话说,“在这里干活,不仅能找回曾经失去的自信,更能如期走上小康路。”
如今,村里服装加工车间规模壮大,省市县的帮扶下,投资.5万元,村里的服装加工车间改建成了服装加工厂,占地面积达到了平米,像马福龙一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3人在这里打工,他们大到60多岁,小到刚结婚的小媳妇,在这里,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缝出了一件件民族服饰,缝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来源:青海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