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加工

小车间大作为淮滨就业扶贫车间助力群众奔小

发布时间:2022/10/18 15:34:54   
北京白癜风医院的地址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01:33

映象网讯(记者吴彦飞通讯员郝昱玮史敦月刘礼凯胡耀匀)每当过完春节,农村里一大群青壮年便要收拾行囊远赴外地,进企业、车间、工地打工赚钱,村里留下更多的是走不掉的照顾老人孩子的中年妇女,她们同样有着勤劳致富的强烈愿望,就业扶贫车间的建立,实现了她们在家门口就业,赚钱、顾家两不误。

哒哒哒、哒哒哒……走进位于淮滨县三空桥乡麻西村由国机集团帮扶建设的第四扶贫车间,偌大的车间里传出的各种设备有序运转的声音。只见工人们正埋头熟练地操控着手中的缝纫机,快速的忙着手里的活计。

“没有工作,国机集团来设岗;没有技术,国机集团来培训;没有厂房,国机集团来建设。”这个顺口溜在当地流传广泛,也是真实情况的写照。

年2月,国机集团子公司苏美达轻纺公司与淮滨县政府签订项目投资合同,由双方合作建设苏美达服装加工项目。成立后的淮滨苏美达服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服装加工企业。

据了解,该公司秉持“解决一份就业,培养一个工人,稳定一份收入,脱贫一个家庭”的“四个一”扶贫工作理念,坚定产业扶贫道路,积极落实帮扶责任,把产业的总部、研发及组装环节放在产业集聚区,把劳动密集的加工环节放在农民家门口的扶贫车间。

年11月,国机集团帮扶建设的第四扶贫车间——淮滨县麻西村扶贫车间投产运行。在麻西车间建成之前,国机集团在淮滨县已经建立了3个服装加工扶贫车间。

在新车间的选址上,让工厂的负责人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听说要建设新车间,多个乡镇都在积极争取。

最终工厂的负责人将车间设立在三空桥乡第二中学,三空桥乡第二小学和一所幼儿园后面。“我们设立就业扶贫车间的目的,就是让那些不能外出打工的妇女,能够在家门口就业,之前设立的几个车间确实也做到了,但是我们发现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给就业的女工带来一些不便,因为她们要接送孩子,时间上有一定的冲突。我们为了更方便她们,也为了保证工作效率,才们将车间选址在这几个学校附近。”淮滨苏美达服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后勤部主任熊奇浩向记者解释麻西车间选址的由来。

虽然车间离学校近,方便在车间务工的家长接送孩子上学,但是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

由于在这里务工的家长,除了初中的孩子放学时间较晚外,其他年级段的孩子放学时间远远早于她们车间下班时间。在麻西车间,一开始放学的孩子都会到车间闲置的操作台上写作业,或者到车间空余地方玩耍。

这样的情况没有维持两天,就被工厂负责人紧急叫停,孩子在车间写作业不但影响其他工人操作,更重要的是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工人上班和接送孩子之间的矛盾,车间负责人通过多方讨论和向有关领导汇报之后,想出了一个办法。“由于这里工作的工人大多都要照顾孩子,但是孩子放学在厂房里既不安全又影响她们做功课,经过多方考量与厂房旁边的幼儿园达成共识,每天孩子放学都会直接到幼儿园,园内会抽调部分老师监督功课、照顾饮食。直至厂内员工下班将孩子带回家。”麻西车间负责人冯青龙介绍到。

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创意得到了女工们的大力支持,不但让她们多了一个小时的上班时间,孩子也得到了照顾,还保证了工厂服装的质量和订单的如期完成。

“我们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工人们在这里上班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安心、踏实的工作。”冯青龙说道。

“他们这个和幼儿园合作的模式真不错,不但保障了孩子有人看护,还能够让家长更安心的工作。不过实施这样的模式,他们这个车间每年差不多要花费8万元给看护老师和孩子加餐的费用。不过这样体现了他们国有企业应有的担当。”三空桥乡政府有关负责人说。

解决了接送孩子的后顾之忧后,在车间里的女工们干劲更足了。据了解,自麻西村扶贫车间运营以来情况良好,工人们培训上岗后,人均月工资达到元,车间每季度还根据工作情况评选出优秀员工,并给予一定奖励。

曾经只能为家人缝缝补补的手艺如今已成为增收致富的本领。在这里打工的每一个巧手缝纫的女工都在抓住精准扶贫的大好机遇,努力改变着自家的生活。

“我就在隔壁村,走十几分钟就到这了,既照顾了小孩又能赚到钱,还有免费的午餐供应,收入也比之前增加多了。”正在缝纫机上飞针走线的廖英红说道。

今年37岁的廖英红,是麻东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两位老人年事已高,三个孩子还在读书,家中仅靠六亩地和丈夫外出务工维持生计,一年的收入寥寥无几。

年11月,廖英红成了一名苏美达扶贫车间工人。“我上有老下有小,没法外出打工。在这个扶贫车间工作,我一个月工资可以达到元以上,不出远门就能挣上钱,工作兼顾家庭两不误,真的挺好。”可以看得出她对这份工作很满意。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和廖英红一样,30岁的郑玉燕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要在家照顾老人孩子,不能到外面去打工,家里经济捉襟见肘。来到“扶贫车间”上班后,生活改善了许多。

“孩子要读书,家里还有老人要照顾,很多像我一样的妇女没有机会出门务工,扶贫车间建在村里,能提供务工岗位,满足在家务农妇女想打工挣钱补家用的心愿。而且每个月可以拿到以上的工资已经很高了。”郑玉燕说道。

近年来,淮滨县通过发展扶贫车间、开发公益性岗位、点对点返岗输送等举措,解决贫困人口、脱贫人口就业难题,有序推动贫困户稳定就业、增收脱贫,用就业拔去穷根、端稳饭碗。

为了打造就业“金饭碗”,淮滨县联合企业专门安排了专业师傅分层次对新手进行“手把手”职业培训,让新员工尽快学习操作机器,获取职场技能。

“服装工业园+扶贫车间”模式的创建和发展让贫困户走上就业脱贫之路,真正取得“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效果,既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又解决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就业问题,还可促进淮滨的产业发展。

淮滨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单庆东表示,国机集团对淮滨县的帮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教育扶贫和产业扶贫,国机集团在淮滨落地了产业扶贫项目“苏美达服装加工厂”还在贫困村建立了4个扶贫车间。帮扶模式成效较好。脱贫以后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作为国机集团来讲,帮扶的力度不会减。

据了解,苏美达在淮滨县建造的工业园,可以解决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县城就业问题。在乡镇的扶贫车间遍布三空桥、麻里、台头等地,可有效吸纳多工人就业,形成了城区有工厂,农村有车间的就业局面。

目前,淮滨总厂现有员工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工人人均月工资元,日加工服装0件。预计,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年产服装万件,年产值可达3亿元,年创利税0万元,吸纳就业1人。工厂四个扶贫车间带动了人就业,已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0人,带贫率达%。带贫效果非常好。

建设扶贫车间的举措行之有效,这种方式把过去简单的送钱送物到家变成现在的送工作到家门口,实实在在地激发了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发挥“小车间”的大作用。通过建好扶贫车间,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为脱贫提供源动力,通过就业培训,为更多贫困人口找到就业出路来助力脱贫,用更好更多“授人以渔”的“造血”扶贫模式,来推进精准扶贫,扶起贫困群众的信心和希望,让他们有尊严地生活,有憧憬地奋斗。

扶贫车间为贫困户提供了增收脱贫的路子,给贫困群众插上了致富奔小康的翅膀。透过扶贫车间的建立,也让我们看到了当地不好高骛远,而是紧密联系实际,脚踏实地,精准施策的较真态度。正是这样的车间,更加激发起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我们期待着,越来越多的扶贫车间走进村头,让更多农村群众尝到甜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1925.html
------分隔线----------------------------